本文图片
杭州一家社区书店发了歇业公告 。 这家书店在西湖边的宝石山半山坡上开了二十年 , 成为杭城著名的文化地标 。 三年前 , 它把第一家分店开进了年轻化的社区里 。 这无疑是一次勇敢的迈进 。 但是没想到三年后 , 因为疫情影响等原因 , 这家坚持了三年的书店准备歇业 。
公告一出 , 全城哗然 。
各种媒体全都跟进了 , 好几家报纸不约而同用大篇幅跟进了这一事件 。 随后 , 各界人士出谋划策 , 为挽留一家书店做出各自的努力 。 此中动人的故事与细节不再赘述 , 只说一个结果 , 书店被保留了下来 。
我觉得 , 这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动人之处 。
实体书店生存本就艰难 , 在这两年的疫情影响之下尤为明显 。 作为一名自诩的读书人 , 也是一介编外的出版人 , 我常向朋友感叹 , 现在读书买书的人太少了 。 读书人少 , 买书人更少 。 线上经济发达 , 买书的人都奔着网店的折扣去了 , 开实体书店的自然更不容易 。 这里头的千丝万缕 , 三言两语还真说不清 。 总之 , 跟书相关的上游下游 , 不管哪个节点 , 都不容易 。
说到底 , 是各种经济力量对个体时间的争夺之战 。
人的时间有限 , 你把时间拿来逛街 , 商场就热闹 。 你把时间用来观影 , 影视业才发达 。 你把时间花在手机上 , 手机APP才能赚钱 。 你把时间花在路上 , 文旅经济才繁荣 。
世界那么热闹 , 哪有时间看书啊?现在 , 一家书店的去与留 , 使读书这件事又重新引起了这座城市人们的反思 。 你有多久没进书店的大门了?你有多久没有捧起一本书来读了?偌大的一座万人社区 , 如果一家书店的生存都维持不了 , 由此可见那啥——可见的东西很多 , 每一方面都值得细细一想 。 这样一想也就对了 , 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 。
所以 , 开书店的人都是天真的 。
几乎是在这家书店发出歇业公告的同一天 , 我一位朋友的书店开张了 。
在她决定开书店而向周围人征求意见的时候 , 没有人投赞成票 。 开书店想要生存就很难 , 要挣钱难上难 。 那天晚上她的微信几乎挤爆 , 大家都把人家书店要歇业的消息推送给她 。 似乎是在告诫她:现在收手 , 还来得及 。
但她心意坚定 , 目光炯炯 。
她的社区书店温暖开张了 , 她在日常的朋友圈里晒书 , 晒与作家们的交流往来 , 晒普通读者给她的鼓励 , 晒一杯茶一页文字的缓慢 。 似乎丝毫不为窗外寒风所动 。
我又想起半年前 , 疫情稍缓之时 , 与出版社潘社长、作家王女士及作家赵先生 , 相约于一家新开的书店 。 几个人聊天 , 聊来聊去 , 无非是书的事 。 那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独立书店 , 又开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里 。 店老板也极是年轻 。 租金一定很贵吧?员工工资发得出来吗?我们问及疫情之下的书店经营情形 , 老板脸上 , 难掩一抹淡淡的忧伤 。
不过 , 依然是好消息 , 时至今日 , 那家书店也还好好地坚守着呢 。
开书店的人都是天真的 , 且都是勇敢的 。 没有哪个行业是轻松的 , 只是各有各的艰辛 , 各有各的拼命 。 归根结底 , 事在人为 。 有的人是举重若轻 , 有的骆驼则被稻草压死 。 非不做事也 , 乃各有各的招数 。 无非是人世艰辛 , 各自拼搏 。
十二月下旬的一天 , 我去另一家独立书店 , 找老板喝茶聊天 。 这也是一家夫妻店 , 两个人从一间小小的店面开始 , 从小姑娘小伙子开到现在 。 二十五年了 , 今年分店还在一家一家地开 , 现在分店数量超过了二十家 。 回头看看 , 什么时候不曾艰辛过?疫情并不是他们遭遇过的最大困难 。 但是 , 不管怎样 , 只有把艰辛度过了 , 才有云淡风轻 。
- 黄公望@点赞!这份省级名单公布,萧山上榜
- 乐陵$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乐陵这些地方入选
- 德寿宫$访杭州南宋德寿宫复原设计师:最难的是细节
- 明信片!星辰大海|新时代,这是江苏大海寄给你的蓝色明信片
- 上海|在上海这些地方,足不出“沪”即可享受“年味”
- 儿子|感动!这个温柔且沉重的“杭州版”《美丽心灵》字字戳中内心……
- 贞贞|职场小人多,避免遭人暗算,这3种事不能做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诗歌|点赞近百万!这些小学生亮了
- 职业教育|这三类工作适合性格内向的人,不用能言善辩,也可以获得稳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