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采访人员 大昌伟
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2月31日晚,在纽约时报广场举办2022年新年倒计时活动中,众多河南元素惊艳亮相,为现场超百万观众、全世界线上数以亿计的观众带了不一样的中国文化。
“家乡元素在美国越来越常见”
“真的吗?那可太厉害了!我一定会关注这个事的。”美国当地时间12月30日八点半,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湾区做程序员的河南开封小伙叶超扬,在得知家乡元素将亮相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后,异常激动。
“虽然没有到过纽约时报广场,但它已经在我心里‘种草’很久了——毕竟这是现代都市和繁华的代名词。”叶超扬说:“想到能在这个‘世界的十字路口’看到自己家乡的视频,这种感觉很奇妙,既亲切又自豪——就像刚来美国后不久,无意间在行李的夹层里,看到妈妈帮我藏进去的护身符一样。”
【 塔尔萨$河南元素亮相纽约时报广场 厚重历史文化成就世界级“河南现象”】叶超扬表示,这两年由于疫情原因,“特别想家,想念家里的一切,看到任何和祖国、家乡有关的元素,都会移不开眼睛、挪不开脚步。”
旅居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河南退休教师陈安吉,在美国当地时间9月19日晚,通过视频回放观看了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后,“第一时间转发到了当地华人群,也许国内的人看的是优美的舞蹈、华丽的画面,但对于离家万里的我们而言,看到的满是乡愁。”
“也许是我尤其关注的缘故吧,这两年,家乡元素在美国越来越常见,文化输出也越来越多。”陈安吉认为,河南卫视的节目在当地华人群广为传播,“就连当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服装、舞蹈也赞不绝口。”
她表示,塔尔萨当地学校,学习中文的欧美孩子也越来越多,她在课堂上,也给学生们普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不久前国内的中秋节,我就给学生们讲到了‘中秋’一词,‘中秋,mid-autumn,在中国,这是一个让人想家的日子’。”
厚重历史文化成就世界级“河南现象”
“视频虽然只有30秒,但涵盖了“老家河南”众多标志性符号。”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柴高洁博士表示,此次在纽约时报广场亮相的河南元素,诸如黄河、炎黄二帝、殷墟·甲骨文、龙门石窟、少林功夫、太极拳、《洛神水赋》、郑州东站等,传统经典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这些不仅在国内传播深广,在世界范围内,“功夫“少林”“太极”等都是热门关键词,并且太极拳202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河南文化近几年频频火爆出圈,尤其是今年《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爆红刷屏,更是形成了传统文化现代演绎的‘河南现象’。”柴高洁说,河南文化的破局、出圈,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并非偶然,是河南厚重历史文化对接现代媒介的必然。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与其说是河南文化的出圈,不如说是中国文化的出圈,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典的传世性、普适性和权威性。简单说,经典不仅是学者著书立说阐释的意义和价值,更是老百姓的普遍认可。经典,不仅在时间维度上经历过时间的检验,在空间维度上,也具有跨越地域、种族的普适性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南文化的国内外传播,是必然的,更是可行的。因为文化本身就具有共通性,是人类的普遍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冠疫情中我们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与“中国贡献”,使得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自不待言。所以,中国文化、河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也并非我们刻意而为,某种程度上也是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河南的需求和热情。“当然,这其中离不开创意,离不开新媒体的强大效力,离不开我们打从心底展现的自强和自信。”柴高洁表示,从传播角度而言,值得称道的是河南媒体能够进行自我突破,能够把传统电视、纸媒传播与互联网传播并轨,能够把传统经典文化进行科技赋能,融入时尚且唯美元素,借用熟悉的陌生化创新,达到一种倍数增长的传播效果。也就是很好的完成了“讲什么”“讲给谁”“怎么讲”的问题。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祭祀坑#河南殷墟王陵区新发现460多座祭祀坑
- 五福福卡$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都城#投资超6亿!河南将新增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馆
- 任金岭|当年那个扬言100亿补偿也不卖房的河南村民,如今成了博物馆馆长
- 冷却塔&用好工业遗产 点亮城市空间
- 河南|人均艺术家!河南平顶山九旬老人带全家直播唱戏走红网络
- 河南|河南一男子冒着严寒夜钓,意外收获9斤大红鱼,到底是哪里来的?
- 国画|河南开封:疫情防控“弦”不松 国画有爱显温情
- 佛塔#西夏黑水城佛塔发现一具神秘女尸,已被囚禁700多年,她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