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这本书地位不低于《道德经》,奠定玄学基础,继承道家思想( 二 )




玄学#这本书地位不低于《道德经》,奠定玄学基础,继承道家思想
文章插图

地动说
列子共分为八篇,在这其中就属第一天瑞篇最难讲解,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学者特别喜欢研究这种古籍经典,研究悟透之后,他们就会在经典中添加上自己的注释或者是见解,列子也不列外,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讲解列子的天瑞篇,因为它实在是太难理解了,比如其中有一句话叫做“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运转靡已,大地密移,畴觉之哉!”大家可以看出这里是说的什么吗?这里就涉及到宇宙知识了,古人看到这里非常纳闷,因为列子说我们所处的天地只是空中的一个细小的物体,但是与我们周围的有形物体相比,它又是最具大的,这个天地指的是什么吗?天地为什么还细小呢?天地是什么?按照我们今天的观念来理解的话,天地不就是地球吗?而地球不就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吗?
再往后是:“运转靡已,大地密移,畴觉之哉!”意思就是大地在不停地运转,短时间内已经移动了不少路径,但是人们却很难察觉,我现在就纳闷列子是怎么察觉的?1620年,有一个叫做弗兰西斯·培根的英国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认为曾经的欧洲与非洲是连接在一起的,因为它们的岩层一致,再结合古时的大陆板块研究来看,地球上的大陆因为洪水的原因出现了漂移,而且这种漂移一直存在,只不过人类察觉不到,这就是著名的“大陆漂移说”,与列子所讲的一模一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列子为什么要说出这句话?像“运转靡已,大地密移”是没有什么寓言道理的,完全就是在叙述天地的形成,这个就是标准的“大陆漂移说”。


玄学#这本书地位不低于《道德经》,奠定玄学基础,继承道家思想
文章插图

并且从这个“大陆漂移说”中我们还能想象到另外一个颇有深意的事情,起码战国时期之前的版块与今天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因为大洪水的原因,那么也就是说,《山海经》中的板块构造很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之所以各个大陆之间的神话记载是一致的,就是因为之前的我们本身就是生活在一起的,当时的地球上并没有划分任何大陆板块,海洋之上就只有一块大陆,直到洪水来临,人类开始分散,大陆开始漂移,至此,各个不同的文明开始形成,所以,在各个文明中的神话传说有一致性,也有差异化,而《山海经》,很有可能就是一副上古地图。


玄学#这本书地位不低于《道德经》,奠定玄学基础,继承道家思想
文章插图

我到底是谁?
在列子的黄帝篇中借用了《黄帝书》中的一句话,叫做:“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随后列子又论述到:“形,必终者也;天地终乎?与我偕终。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有生则复于不生,有形则复于无形。不生者,非本不生者;无形者,非本无形者也。生者,理之必终者也。”这个《黄帝书》我们之前讲到过,是轩辕黄帝写下的一本经典,也是最早悟道的人,这句话本身就是在论证一个十分诡异的观点,比如说影子是什么?说影子是随着形体的运动而出现的,所以影子什么也不是,它的生死并不在影子本身,而是掌握在形体的手中,再比如说响是什么?响随着声出现,没有声就没有响,响的去留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在声的手里。
根据这个观点,黄帝提出了:“无动不生无而生有”,这个就是最早的有无思想,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这个世界之外也有影响这个世界的形体或者是声,至于它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东西影响着世界的根本,我们从逻辑推论上可以推论出他,但是却没有办法真正找到他,列子根据黄帝的观点,继而延伸到了生死之上,生与死都是相互注定的,有生就会有死,同样人的生死也根本不是掌握在人的手中,所以求长生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这一点我们之前论证过,虽然有无数人在追求,但是人类永远无法获得长生,列子按照他那个年代的观点也论证了生死思想,他认为人在消亡后,灵魂归天,肉体归地,在此之后,干干净净,彻底无我,那么肉体也不属于我,灵魂也不属于我,世间为什么会存在一个我呢?我到底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