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夜读丨一个好习惯,胜过千句大道理

文/儒风君·樱桃
“道理”可以去学习和理解,但做到知行合一,需要的是循序渐进。道理懂再多,不落实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也是枉然。
真正能让自己进步的,从来不是自己听过的大道理,而是通过自律培养出的好习惯。
听到的道理,要去实践
《尚书》有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易行难,知晓道理简单,照着做却不容易。
生活中,许多人都是思想很丰满,行动很骨感。
都知道读书能提升自己,但买了一堆书,总在看前几页,还是不了了之;都明白运动对身体有益,办了张健身卡,直到卡过期了,也没去过几次;都清楚出去旅行能开阔眼界,可是规划了一次又一次,又在出发前打了退堂鼓。
到最后,也不过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许多人往往寄希望于,懂得了一个道理,就能从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实际上,懂得再多道理,不去行动,终究不会有任何改变。
不是道理没用,而是习惯不好
王阳明说:“吾人为学,当从心随之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不是道理没用,而是自己没有在生活的细微处,养成知行合一的好习惯,明理而后笃行,才能拿回生活的主动权。
真实的人生往往是平常点滴积累而成的,也就是由自己的习惯决定的。
没有谁能随随随便变好,没有谁可以轻而易举变强。当你能够一直坚持某种行为,并且习惯成自然时,它就会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影响你的命运。
之前,董卿在《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上大放异彩。我们看到她的博闻强识,她的文学功底,甚至不逊色于高校导师。但任何成绩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董卿说:“我每天睡觉前雷打不动的要坚持读书1小时,已经成了一个习惯了。”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董卿站在那里就自带光芒,真正应了那句:“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都知道读书能改变容貌气质,丰盈内心思想,但真正能养成习惯的人,寥寥无几。因为,你只有把道理内化成自己的习惯,才能给人生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每一个好习惯,都有复利的效应,都是铺在未来路上的惊喜。
总之,拥有好习惯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小习惯,具有惊人的力量
前三十年,人培养习惯;后三十年,习惯造就人。回首过往,恰恰是那些日常的习惯,影响着命运的轨迹。
习惯是不讲天赋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可是培养习惯需要自律,自律也不只是一味折腾。
30岁之前的曾国藩是一介庸人,甚至比大多数人更加平庸。而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和他立志后培养的三个小习惯密不可分。
第一个习惯,“用楷书写日记”。记录每天他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所思所想所得。他的日记从不写流水账,而是注重细节,尤其注重自我反思,剖析自身缺点。
第二个习惯是“每日读史十页”。在史书中学习前人先哲的智慧,修身养性,明智通达。曾国藩一生的思想精髓,大致源于对史书的深层思考和融会贯通。
第三个习惯是“每天记‘茶余偶谈’一则”。处处留心皆学问,随手整理自己思考的精华,日积月累,就成了系统化的锤炼。
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人生就是习惯的集合,一个好习惯胜过千句大道理。
【 王阳明#夜读丨一个好习惯,胜过千句大道理】沈从文说过一句话: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
至于如何规避“间歇性踌躇满志”的方法,就是要为自己的提升定下目标。成事的人并没有特异功能,也不是运气非常好,只是更自律一些,习惯养成的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