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高山下的花环》:以真动人,以情化人

以真动人 , 以情化人
山东师大新传学院戏剧影视文学2020级2班 段文军
生活|《高山下的花环》:以真动人,以情化人
文章图片

与《长津湖》相比 , 《高山下的花环》没有满屏的视觉奇观 , 战争场面的展示也不够出色 , 但这部老电影 , 凭借着最简单却最直击人心的“真”与“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国人!
私以为主旋律电影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创之以真” , 因为唯有真实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 即“动之以情” , 而以情化人 , 最终方能“晓之以理” 。
《高山下的花环》正是这样一部真实走心的经典之作 。
《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真实”的作品 。 在具体分析之前 , 我们需要明确一些观念 。
电影中的“真实”是如何定义的?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有一些电影比较“真实” , 而有一些电影则比较“假”呢?
从字义上说 , “真实”被定义为:与客观事实相符 。 换言之 , “真实”必须要与客观事实相一致 , 即是非虚构的 。 可按这个定义 , 只有纪录片才满足条件 , 而那些如科幻片、武侠片等的虚构故事片就不能称之为“真实” , 那么这些虚构电影中的“真实”又意味着什么呢?
上文提到 , “真实“应该只适用于纪录片 。 面对纪录片 , 我们默认其是真实客观的 , 而面对故事片 , 我们也默认其是虚构的 , 所以故事电影中的“真实”一词应该是被误用了 , 它往往意味着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可信且符合生活的常态 。
生活|《高山下的花环》:以真动人,以情化人
文章图片

《高山下的花环》正是一部“真实可信”的电影 。 “真实性”主要体现在其人物塑造 。
赵蒙生 , 原来是一个贪生怕死的高干子弟 , 一个毫无责任感的花花公子 , 可最后 , 竟成为了一位坚强勇敢的英雄人物 。 人物形象前后转变如此巨大 , 是现在流行的“强行洗白“吗?各位看官 , 请随我来 , 看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把一块废铁煅炼成钢只需三步走 。
第一步 , 火上加热 。
生活|《高山下的花环》:以真动人,以情化人
文章图片

第二步 , 反复煅打 。
【生活|《高山下的花环》:以真动人,以情化人】赵母得知儿子要上战场 , 就急忙向前线挂电话要求雷军长将她的宝贝儿子调回后方 , 雷军长随即来到赵蒙生所在的师部 , 在动员大会上将赵蒙生“公开处刑” , “名响全军”的滋味不好受 , 全连的冷眼和嘲讽更是让他又羞又愤 , 他终于爆发了 , 他立下了军令状 , 恢复了些军人的血气 。
一番豪言壮语 , 让他收获了些许尊敬 , 连平时看不起他的靳开来也与他握手言和 , 战前大伙吃了最后一顿饺子 , 向战场前进 。
生活|《高山下的花环》:以真动人,以情化人
文章图片

第三步 , 淬火成钢 。
上了战场 , 赵蒙生显然不能胜任指导员 , 全凭依靠连长梁三喜和副连长靳开来的帮助才勉强前行 。 看来 , 这“铁”还需继续磨炼 。
九连作为尖刀连负责“穿插”这一最为重要的任务 , 而同时 , 也承受着最高的风险 。 连队在鏖战一番后 , 终于攻下了129号高地 , 可问题来了:没水 。
副连长靳开来自告奋勇“违规”去山下砍甘蔗 , 赵蒙生本想和他一起去 , 但被其推开 , 理由是不想让赵蒙生“犯错” , 副连长去了 , 却没回来 , 他踩响了地雷 , 牺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