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赵丁琪】
近日 , 有网友晒出三只松鼠2019年10月份的产品宣传海报 。 因海报中模特形似“眯眯眼”的妆容 , 一些人认为这是丑化国人、故意“辱华” 。 这已经是“眯眯眼”在今年引发的第三场舆论风波 。
之所以很多网民一看到“眯眯眼”就如此愤怒 , 是因为美国在20世纪初塑造出的超级反派“傅满洲” , 就以“眯眯眼”“下垂胡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 从此之后 , “眯眯眼”成为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 如果有西方人在公共场合做出“眯眯眼”的动作 , 毫无疑问是一种刻意辱华的行为 。
很多网民把三只松鼠的系列海报 , 上升到了“辱华”的高度而加以批判 , 但是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中国企业 , “三只松鼠”及其广告的主创人员很难说有“辱华”的动机和恶意 。 也有一些人认为 , 主创人员即使没有主观故意 , 在其潜意识中也是受到了东方主义文化的影响 , 存在着刻意迎合西方刻板印象的嫌疑和倾向 。
作为一个经历了百年苦难史的民族 , 民众时刻保持着对东方主义刻板印象的警惕 , 这是一个好的社会现象 。 但是 , 在批判这种形式的西方文化霸权的同时 , 我们是否陷入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西方文化霸权陷阱?
一
东方主义是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 , 是指西方基于对东方的主观偏见而创造出来、甚至从西方传递到东方自身意识中的一种特定想象 。
在东方主义想象和修辞中 , 东方是一个“无法代表自身” , 而“必须被别人代表”的他者的世界 。 不论是在西方学术著作还是文艺作品中 , 东方世界都被严重扭曲了 。 一方面 , 欧美人眼中“非我族类”的东方世界 , 经常被丑化、野蛮化 , 以欠缺理性、道德沦丧、荒诞无稽、懒惰愚昧的面貌出现;但另一方面 , 东方又常常充满着某种令人神往的神秘色彩 , 满足了西方人对于前现代社会的异域想象 。
毫无疑问 , 东方主义是一种东西方之间失衡的权力关系的产物 。 在西方社会的主导性文化体系占据强势地位的情况下 , 东方主义所塑造的刻板印象不仅流行于西方社会 , 而且常常被东方自己所内化 , 形成一种“自我东方化”的现象 , 即东方通过西方想象东方的方式来想象和表征自身 。
比如在八九十年代 , 新生的第五代导演群体为了能够走向世界、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影坛的认同 , 刻意在电影中凸显出一种神秘、落后、感性、充满情欲的东方形象特征 , 一定程度上以一种逢迎的姿态去迎合西方对于中国女性的想象 。 这些在《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电影作品中都有体现 。
本文图片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这次三只松鼠事件中的“眯眯眼” , 也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带有东方主义色彩的西方刻板印象 。 “眯眯眼”在英文中的词汇为“chink eyes”或“slanty eyes” , 一般指细长的眼睛 , 也有人直接称之为“中国眼” 。
在美国语境中 , “眯眯眼”是典型的亚裔面部特征 。 这种面部特征在崇尚大眼睛、深眼窝的西方中心主义审美下 , 通常被认为是不够美的 , 甚至是滑稽的 , 因此 , 眯起眼睛这一简单动作也就变成了一种种族歧视行为 。
所以 , “眯眯眼”成为一种东方主义的文化歧视 , 内在包含着两个环节 。 一是把“眯眯眼”设定为东方人的面部特征 , 二是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审美之下 , 把这种面部特征定义为丑 。 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 这也就衍生出一个问题 , 我们在批评“眯眯眼”所包含的审美歧视的同时 , 所依据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教师|难以挣脱的“穷人定律”,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更加青睐这些职业
- 刘向歆父子年谱&国学大师钱穆在台北上最后一节课: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中国
- 中国人!老祖宗最有智慧的四句话,背熟它,让你成功逆袭,做人生赢家
- 招聘|2022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公告2月发布,备考的你要了解这些!
- 文学$寓言文学,你快乐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 |寓言文学,你快乐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 冷军|冷军:用油画画竹子,我是第一人,中国人没画过,西方人不会画
- 简单生活#古训:中国人不可打破的八条天规,越早知道越好!
- 中国人#中国人常说的五句场面话,你一定都听过,但是当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