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迷影就是生活的另一个元宇宙( 三 )


“迷影”存在于互联网时代的中文社区
李奇:李洋兄 , 您写《迷影文化史》时视野很开阔 , 已经扩展到电影史前史了 。 “迷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您对它发展的这个前后过程怎么看?或者说 , 在中国 , 这个群体真的存在吗?它到底在哪儿?
李洋:我先纠正一下 , “迷影”这个词不是我第一个提出的 。 在我之前有一位作者在《21世纪经济导报》上写过一篇电影文化调查类的文章 , 就叫《迷影一代》 , 但他这标题中的“迷影”不是对la cinéphilie的翻译 , 而是把互联网上通过电影社区进行交流与分享的电影狂热爱好者称为“迷影一代” 。 我在读过德巴克这本书之后 , 发现la cinéphilie在中文里面没有对应的译法 , 但又不想把它翻译成“影迷” , 因为“影迷”在英文当中还有一个词叫“moviegoer” , 指的是常常去电影院、具有看电影习惯的人 。
而la cinéphilie的含义远远超出了这个概念 , 他们为电影付出了更多 , 把自己的生活、生命都献给电影这门他们最热爱的艺术 , 而且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 , 最终作用于电影自身的发展 。 因此我觉得“影迷”不是特别准确 , 于是便借用了这篇文章标题中这个词“迷影”来翻译 。 我不是第一个用这个词的 , 只是第一个用这个词来翻译la cinéphilie这个法语概念 , 并把它阐述成一种电影文化和电影史现象 。
在我留学法国期间 , 周围的同学都不是一个专业方向的 , 于是我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一批喜欢电影的朋友 。 这些人分布在世界各地 , 在日本、美国、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等 , 我们彼此互不认识 , 只是在论坛里分享电影知识 , 交流好的电影 , 就形成了非常稳固的小圈子 。 这个圈子里多数是学生 , 但后来有人成为影评人 , 也有人成了导演、编剧和策展人 。
也是在这时我读到了德巴克的《迷影》 , 我觉得他描述的“迷影”是一个非常特定的历史概念 , 也就是1945年到1968年“五月风暴”结束后 , 或者稍晚一些到1980年代 , 到塞尔日·达内这段时期 , 这是德巴克在学术意义上界定的“迷影” 。 但在我的经验里 , “迷影”在互联网时代的中文社区里也是存在的 , 这个概念对于中国来说 ,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文化来说 , 也是毫无疑问存在的 。 众所周知 , 像昆汀·塔伦蒂诺、马丁·斯科塞斯这些人 , 他们虽然不是法国人 , 但他们也是纯粹的迷影人 , 他们在创作电影之余所做的事情 , 比如修复电影、参与电影评论、介绍亚洲电影到美国等 , 这都是迷影人做的事 。 因此 , 尽管“迷影”的历史可能并不是连续的 , 但它应该会在每个时期、每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出现 。
“迷影”这个概念虽然是法国电影史中一个非常特定的文化概念 , 但我还是希望把它推广到世界各地 。 在我写《迷影文化史》的时候 , 其实是想告诉每一个喜欢电影的朋友 ,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 而且在三四十年前的法国 , 在那个电影最波澜壮阔的时代 , 就有很多伟大的名字跟我们站在一起 。
“新迷影”是用新方式来热爱电影
李奇:我有一个问题 , 我一路学来 , 发现迷影这个群体首先其实是“业余的” , 或者是以“业余者”的姿态出现的 , 但这个“业余者”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准 , 他可以是一个学者 , 是一个很厉害的批评家 , 或者思想家 , 也可以是很专业的导演 。 那这些身份之间是否具有不可调和性?是否会存在比方说人格分裂 , 也就是几种人格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
李洋:你说的“人格分裂”这种情况 , 当我在法国读博期间是完全没有的 , 那时我完全沉浸在学电影、看电影、研究电影的氛围中 , 不用考虑别的问题 。 但这种人格分裂后来确实出现了 , 大概是最近这几年 , 更为明显 , 就是在“迷影者”和“学者”这两种身份之间不断摇摆 。 其实我是最坚定地支持迷影文化的人 , 但我又发现电影在变 , 特别是今天 , 电影的生长环境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完全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