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妃子$红楼梦:刘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暗示黛玉为正妻,宝钗为续弦

导语:既然林黛玉的雅号是“潇湘妃子”,那么,黛玉就一定是嫁过人的。只不过,黛玉虽然出嫁,却未能成“夫妻之礼”。甚至就在新婚当夜便消香玉陨、魂归离恨天了。这既是黛玉的遗憾,亦是绛珠仙草的圆满。

【 潇湘妃子$红楼梦:刘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暗示黛玉为正妻,宝钗为续弦】
潇湘妃子$红楼梦:刘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暗示黛玉为正妻,宝钗为续弦
文章插图

遗憾,指的是世俗间的尘缘;圆满,指的是灌溉之恩已还完,她不再欠神瑛侍者什么了,可以轻轻松松回到太虚幻境继续修炼,无债一身轻!
之后,宝钗又以续弦的身份嫁给了贾宝玉。正所谓:“昨日黄土垄中埋白骨,今宵红绡帐里卧鸳鸯。”
那么,为何说黛玉和宝钗都嫁给了宝玉呢?其实,文中有多处线索都提示过,其中还有刘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
1、“茗玉”是钗黛合一
《红楼梦》多次将钗黛合一,无论是判词,还是秦可卿的气质相貌、体态品格,作者都将宝钗和黛玉完美地合并在一起了。而且,作为钗黛合一的秦可卿,还在太虚幻境中与宝玉行了夫妻之实。


潇湘妃子$红楼梦:刘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暗示黛玉为正妻,宝钗为续弦
文章插图

这说明,宝玉的确是娶了黛玉与宝钗这两位大美女做妻子的。所以,就连她们的判词也不分先后、不分轻重。可见在宝玉心中,她们占有同样的分量和位置。
众所周知,黛玉的雅号是“潇湘妃子”,而“潇湘妃子”中的“湘妃竹”,可是由两个女人的血泪染成的。她们分别是娥皇与女英。
其典故是,姐妹俩嫁给了同一个男人舜帝,后来舜帝因要征服恶龙,死在外头了。娥皇和女英得到消息后,抱头痛哭。哭了九天九夜,把眼睛哭肿,嗓子哭哑,眼泪流干。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


潇湘妃子$红楼梦:刘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暗示黛玉为正妻,宝钗为续弦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黛玉的雅号已经预示了她会与金陵十二钗中的某个姐妹共侍一夫。而她的判词与宝钗是合在一起的,这不就分别代表了娥皇与女英么?她们合而为一,才是名副其实的“潇湘妃子”——“湘妃竹”本来讲的就是“三个人”的爱情故事啊,缺一不可。
再就是刘姥姥讲的那个“雪下抽柴”的故事,也是“钗黛合一”。
2、“茗玉”是另一个“钗黛合一”
闲话少叙,直奔主题,刘姥姥是这样讲的:
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得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极标致的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著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潇湘妃子$红楼梦:刘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暗示黛玉为正妻,宝钗为续弦
文章插图

这个姑娘的打扮还真有点奇特,大红袄却配条白绫裙子。到底是爱红还是爱白?为何要“集红白于一身”?
讲到此处时,贾府失火了,刘姥姥的故事被迫中断,贾母也不允许再讲。后来,宝玉忍不住又追问刘姥姥:那姑娘怎样了?刘姥姥只好接着往下讲,原文继续:
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道:“那原是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