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小神童一上联:“父在外,肩挑日月”,下联一出,众人都拍案叫绝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之一,起源于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相符,于宋朝开始渐渐成熟,演化了人们日常交流的方式之一,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一道丰盛的佐餐,纵观历朝历代的才子,均对对联有着特殊的情感,像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便留下了不少妙趣横生的趣对,让人看后回味无穷,大呼过瘾,而时至今日,对联依旧被广泛的运用在各行各业,成为了老百姓最喜爱的古老文化之一!


权贵$小神童一上联:“父在外,肩挑日月”,下联一出,众人都拍案叫绝
文章插图

北宋年间,福州府有一王秀才,寒窗十年,终于一举高中状元,后来被朝廷派到了北方当一方县令,这王县令平时自视甚高,仗着肚中有点文墨,常常借机会戏耍别人,惹得周遭的人是厌恶至极,纷纷躲避之。一天,王县令一时兴致来袭,加之府衙内并无事情,便将当地的几位有些名气的穷书生请到了县衙,这些书生不知这王县令何意,一时充满了疑惑,但又不能推辞,只好都前去赴宴,觥筹交错,酒过三巡后,王县令见其中一书生头戴草帽,身穿锦袍,非常的寒酸,心中顿时嫌弃至极,有意羞辱戏弄一下这穷书生,随即吟出一上联来上联:穿冬衣,戴夏帽,糊涂春秋


权贵$小神童一上联:“父在外,肩挑日月”,下联一出,众人都拍案叫绝
文章插图

王县令这上联羞辱戏弄之意甚浓,联中之意非常好理解,在场的人一听,个个面面相觑,场面一时尴尬万分,那位穷书生当即愣了一下,听出了联中之意,这王县令当众戏耍,全然不顾穷书生的面子,穷书生心中顿时愤怒不已,便想着好好的“回敬”一番,略加思索后,脱口而出一下联来下联:生南地,坐北方,混账东西穷书生这下来应对堪称巧妙,将王县令的半生融入联中,联中狠狠的怒怼了他,在场的人一听,气氛更是尴尬到了极点,王县令一听,顿时满脸通红,非常的尴尬,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颜面尽失,话音一落,穷书生便甩了甩袖子离开了酒桌,快步走出了县衙。


权贵$小神童一上联:“父在外,肩挑日月”,下联一出,众人都拍案叫绝
文章插图

说起解缙,熟悉明史的伙伴一定不会陌生,明朝有名的才子,自幼慧聪多才,小小年近便善于吟诗作对,在当地博得神童之名,长大后,步入仕途,一步步的取得了几任皇帝的信任,其一生留下了不少妙趣横生的故事。解缙7岁的时候,有一年,朝中李尚书告老还乡,回到了当地,他听说了解缙的神童之名,便有意想试上一试,看看这位小老乡是否如乡亲们所传那般神奇,于是命人前去相请,很快,小解缙便来到了李府。


权贵$小神童一上联:“父在外,肩挑日月”,下联一出,众人都拍案叫绝
文章插图

解缙来到了李府后,除了李尚书外,还有其他一些权贵作陪,入席后,其中的一位权贵便想着戏弄一下解缙,想借题嘲笑解缙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担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当场说道:“听说解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父母职业为题,做一对联,如何?”,小解缙一听,明白了这权贵有意想嘲笑讥讽自己的父母,不慌不忙应道上联:父在外,肩挑日月
【 权贵$小神童一上联:“父在外,肩挑日月”,下联一出,众人都拍案叫绝】

权贵$小神童一上联:“父在外,肩挑日月”,下联一出,众人都拍案叫绝
文章插图

这上联出的堪称经典,大气,将父亲挑担叫卖豆腐的场景转换成了高雅、大气的词语,堪称一绝,在场的人一听,顿时惊讶万分,纷纷停住了酒杯,一时间,都将目光投向了小解缙,看他下联能吟出什么来下联:母居家,手转乾坤这下来更是让人大呼神奇,将母亲磨豆腐的场景比喻为手转乾坤,这样的气势,这样的词语,令人刮目相看,解缙话音一落,李尚书和那些权贵纷纷拍案叫绝,个个竖起大拇指直夸赞,曰:“不愧为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