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普/什么是“现代性”?( 九 )


因此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否定 , 首先否定的就是这种主体性哲学 , 否定其有关人的观念 。 尼采否定了人的理性本质 , 而把人的本质定位为生命及其意志 。 现代性的「特点」或弊病 , 被他归之为生命意志的衰微而导致本能取得统治地位 , 缺乏意志的现代人成了「颓废的象征」 。 现代精神由此陷入一种传统价值体系崩溃的「虚无主义」 , 已经「无药可救」 。 福柯则反思了他认为自18世纪以来哲学和批判思想的核心问题——理性是什么?其历史后果又是什么?他通过揭示「主体」乃是由无所不在的权力之网(包括监狱、医院、学校、性的控制、知识话语等)进行的规训所造就而成的 , 因此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独立自主、无处不在的普遍形式的主体」 , 相反 , 「主体是在被奴役和支配中建立起来的」 。 福柯既对「主体」的性质得出这样的判断 , 那么他把启蒙哲学中的「人」的概念归结为某种「发明」 , 并宣称这种意义上的「人死了」 , 也就是一种自然的结果 。
从以上粗线条的勾勒中 , 我们便可以窥见「主体性」概念对于现代性哲学的意义 , 以及它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哲学两军争战中所处的前沿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