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佩堂
文章图片
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东晓景文化创意产业园”内 , 在众多文化室、艺术馆、制作间的招牌、广告、门匾中 , 有一块非常醒目的华氏颜体匾额“萃文斋” 。 从这清劲丰肥 , 骨力苍劲的字体中 , 大家一眼便可以看出这是华老亲笔书写 , 其韵味十足 。
走进“萃文斋” , 就来到了一个书法的世界:一条三米长的红木案上有铺开的宣纸 , 有挂满各种毫管的笔架和墨香四溢的龙宾砚池;地上几个卷缸里插满了制作好的书法卷轴;四面五米高的墙壁上挂满了真、草、隶、篆、行等各种书法作品 。 条幅、长卷、斗方、扇面一应俱全 , 让人目不暇接 , 叹为观止 。 特别是那飘逸洒脱、开合有度、收放自如的行草书 , 笔墨情趣和人文情怀相融合 ,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限遐想 。 这个“萃文斋”的斋主就是赵生伟 。
文章图片
赵生伟是中铁十六局人力资源部原副部长 , 2019年退居二线以后 , 重拾爱好 , 习练书法 , 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 他很欣慰地告诉笔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追求 , 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 从过去的处长、科长、工程师 , 转变为现在的书法家、诗人和作家 , 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 如今他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 。
文章图片
瘟神何以不垂怜?疠我生民日夜悬 。
老将征鞍忍垂泪 , 白衣披挂赴狼烟 。
同舟共济搏时疫 , 众志成城度此艰 。
武汉援驰十万急 , 我欲举笔问青天 。
▲自作诗声援武汉抗击疫情
赵生伟 , 1962年出生在山西柳林县 , 从小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 。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写“仿引”(地方俗语) , 就是把字帖中的集字进行摹写 , 那时候写的是柳公权的《玄秘塔》 , 这可谓是他书法的启蒙阶段 。 中学时代他遇到一位擅长书法的班主任 , 这位老师发现他的书法特长后特意把他编在全校的板报组 , 四年的板报组生涯的历练和这位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 使他真正爱上了书法 , 成为了全校稍有名气的“书法家” 。
【中国楹联学会|敦品立德 字如其人——记书法家赵生伟】
文章图片
1987年他考入成都铁路师范学校 , 学校开设了书法专业课 , 并且聘请了成都市知名的专业书法老师授课 。 从这时开始赵生伟接受了正规的、高标准、高质量的书法教育 。 他抓住这个极好的机会 , 虚心求教 , 认真习练 , 刻苦钻研 , 系统地学习了书法的理论和技巧 。 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临习颜真卿的《勤礼碑》、《麻姑仙坛记》 , 每天临摹 , 从未间断 。
文章图片
▲《道德经》开篇句:道可道非常道……
毕业回到北京后 , 在校任教期间 , 又转临隶书《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等名碑 , 之后经年不断研习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及孙过庭《书谱》等行草书 。 他说学习书法最忌讳“朝三暮四”频繁换帖 , 每个碑帖在他手里不临摹三、四年是不会换帖的 , 他最喜欢的今草《书谱》 , 至今已经临习五六年了 , 仍放在自己的床头 , 随时拿来研读和临摹 , 他说好的字不但笔法要精 , 字法也得熟 , 否则很难做到“形神兼备” 。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中国美术!广州美术学院战“疫”作品即将亮相迪拜世博会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后面还有3个字,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盗墓案!中国盗墓史上最长的一次盗墓,屋里挖了整整20年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湖北省文联$新春佳节氛围浓 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在汉开幕
- 红与黑#方隆昌/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奥林匹克!徐晋平/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中国艺术&仙福民/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