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科曼|纪念|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眷恋黄金时代的“新好莱坞”导演( 二 )


横空出世的《最后一部电影》
1970年 , 博格丹诺维奇获得了采访奥逊·威尔斯的机会 , 本就对《公民凯恩》一片崇拜至极的他 , 迅速被威尔斯的个人魅力彻底征服 。 两人成了密友 , 博格丹诺维奇也接受了老导演的建议 , 决定将正在筹划中的新片《最后一部电影》用黑白胶片来拍摄 。
1971年10月的纽约电影节上 , 《最后一部电影》全球首映 , 获得现场观众如雷般的掌声 ,媒体也将他称作“自奥逊·威尔斯之后最伟大的电影天才” 。 虽然该片获得的八项奥斯卡提名中 , 最后只有男女配角问鼎了小金人 , 但以一位32岁的年轻电影人来看 , 已是不得了的成就 。
也是在该片的拍摄过程中 , 博格丹诺维奇爱上了21岁的新人女演员西比尔·谢泼德(Cybill Shepherd) , 并为此和当初陪他一路来好莱坞打拼的宝莉·普拉特办了离婚手续 。 随后 , 他与新女友住进了位于洛杉矶贝莱尔富人区的豪宅 , 住在同一屋檐下的 , 还有因制作电影失败而负债累累的奥逊·威尔斯 。 博格丹诺维奇向这位前辈敞开怀抱 , 供其白吃白住 , 威尔斯也希望能借助这位正当红的小字辈 , 来帮自己拉到一些赞助 。
罗杰·科曼|纪念|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眷恋黄金时代的“新好莱坞”导演
文章图片

西比尔·谢泼德与博格丹诺维奇
1972年 , 博格丹诺维奇拍摄了致敬霍华德·霍克斯的爱情喜剧《爱的大追踪》(What's Up, Doc?) 。 影片大受观众欢迎 , 成了当年美国票房仅次于《教父》和《海神波塞冬号》的卖座片 。
趁此机会 , 底气十足的他联合《教父》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与《法国贩毒网》的导演威廉·弗莱德金两位同道中人 , 在派拉蒙公司旗下自组所谓导演同盟 , 争取到了更多的创作自由 , 很快就拍成了新作《纸月亮》(Paper Moon , 1973) , 并让童星塔图姆·奥尼尔凭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
此时的博格丹诺维奇正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人选 。 弗莱德金的《驱魔人》和罗曼·波兰斯基的《唐人街》两个项目最初片方中意的导演人选都是他 , 却被他一口回绝 。 他只想拍自己喜欢的电影 , 而且要在艺术创作上享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话事权 , 不愿做出任何妥协 。
急转直下的破产生涯
然而 , 人生的起起落落 , 往往就在转瞬之间 。 从1974年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的《黛丝米勒》再到1975年的《永恒的爱》和1976年的《大滚友与小老千》 , 博格丹诺维奇连续三部影片都遭遇了票房和口碑双双失利 。 媒体讽刺他拍摄《黛丝米勒》和《永恒的爱》 , 纯粹只是为了替新女友西比尔·谢泼德捧场 , 而到了拍摄《大滚友与小老千》时 , 两人的关系已不再那么火热 。 那阵子 , 西比尔正在纽约拍摄《出租车司机》 , 据说片中担任主演的罗伯特·德尼罗向她发起了热情的攻势 。
1978年 , 西比尔·谢泼德搬出了博格丹诺维奇的家 , 回到老家孟菲斯 , 嫁给了圈外人 , 而博格丹诺维奇的感情生活和电影生涯也都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
1980年 , 他在邻居《花花公子》杂志老板海夫纳家认识了加拿大出生的封面女郎多萝西·斯特拉腾(Dorothy Stratten) 。 虽然多萝西一年前就和同乡保罗·施耐德结了婚 , 但架不住博格丹诺维奇对她一见钟情 , 很快还决定要在新作《哄堂大笑》里为她度身定做一个角色 。
罗杰·科曼|纪念|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眷恋黄金时代的“新好莱坞”导演
文章图片

多萝西·斯特拉腾与博格丹诺维奇
《哄堂大笑》在纽约拍摄期间 , 博格丹诺维奇与多萝西开始交往 , 惹得她丈夫妒火中烧 。 影片杀青不久之后的1980年8月14日 , 已与丈夫分居的多萝西找上门去 , 想和他谈分手 , 结果却被后者残忍枪杀 , 年仅二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