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宋说
1月7日晚 , 莫言携新版《生死疲劳》在抖音直播间和观众见面 。 当晚200多万人涌进直播间 , 评论区的气氛热闹得像德云社分社 。
两个小时的时光 , 莫言和好友余华、西川分享了曾经年轻时创作的经历 , “揭秘”了莫言写作语言风格的形成 , 对小说《生死疲劳》共同探讨了具体的创作细节 。 对于开公众号之后的生活 , 莫言在直播中开玩笑说 , 曾经觉得自己已经暮气沉沉 , 开了公众号后感受到来日方长 , 感受到自己的青春勃发 , 还会经常会照照镜子 , 看看自己头发是不是多了 。
本文图片
构思了43年
43天写完《生死疲劳》
此次直播是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的新版发布会 , 这本小说已于2006年首版发布 , 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 该书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 , 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 , 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 , 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
直播中提起《生死疲劳》创作的过程 , 莫言记忆深刻 , 该书是在2004的秋天 , 在北京昌平区的一间二手房里创作而成 。 “那个院子里很安静 , 偶尔可以看到飞机从头顶飞过 , 43天是一次全身心的投入创作 。 ”
莫言还提到 , 这本书是接触电脑之后的一次用笔写作 , “用电脑写作没有成就感 , 也容易分心 , 500字一张的稿纸写了900多张堆在案头 , 一天写30张就感觉完成了任务 。 ”莫言透露 , 这本新书用时43天 , 最终呈现50多万字 。 不过 , 如此之快的写作速度曾被网友质疑 , 书的内容究竟如何?余华在直播间调侃 , “43天写完这部长篇 , 莫言其实构思了43年 。 ”
本文图片
写43天构思了43年 , 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 莫言在直播中分享创作历程 , 《生死疲劳》是先有了人物的形象 , 再有的长篇小说的成型 , 灵感来源于自己生活中的见闻 。 “动物是有原型的 , 书中那头驴非常之健壮 , 当年家里就养过一头“叫驴” , 至今还有它站在院子里仰天大叫 , 在西厢房拉磨的痛苦回忆 。 牛的原型是我辍学以后在生产队里放过的一头牛 。 ”莫言回忆 , 那是一头黑色的腱子牛 , 生性凶猛 , 力量很大 , 但买回来却不干活 , “任你鞭挞、棍敲、火烧 , 都不干活 , 后来牛又给卖掉了 。 猴这个形象比较陌生 , 所以篇幅较短精炼 。 猪是吃得多不长肉的‘小老猪’ , 翻墙上树无所不能 , 盖的饲养棚两天拆的干干净净 , 嚼碎了像褥子一样铺在窝里 。 莫言在直播中里回忆 , “当时猪每天饿的上树爬墙啃树皮 , 发出的嚎叫声像狼嚎 , 响彻村子 。 最后发生了一场猪瘟 , 终于这群‘怪物’都死光了 。 ”对于这段关于猪的描写 , 莫言表示自己写的也是兴高采烈 。
直播中有网友提问 , “怎么样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莫言认真回答 , “作家笔下写作质量才是第一 , 写十本质量一般的小说 , 不如写一本质量好的小说 。 ”他以好友余华的的作品《活着》举例 , 说余华写小说是轻易不出手 , 出手第一就有独创性 , 并且反复打磨很久 。 “一个作家确实可以不断写作 , 写出很多的作品 , 但一个人如果把三部长篇合并为一部长篇 , 这样的做法是有价值的 。 ”
写作特别快
胡吃海喝、没吃没喝的莫言语言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郑兵$「诗歌欣赏」郑兵:那条河
- 海波东#斗破苍穹:云韵主题曲一出,拥抱结束,萧炎后悔在魔兽山脉当圣人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 玫瑰|失业在家好久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 上海|在上海这些地方,足不出“沪”即可享受“年味”
- 陈珊|完美伴侣:没有家庭,事业成功的意义又在哪里?
- 作品展|郑海鸥艺术作品展在阳江市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