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年&《雪中悍刀行》:400万字网络小说和电影化思维的跨界爱恨( 二 )


但想象力不能拯救“武戏坍塌”的诟病。身肩跨年度武侠扛把子的重任,不少观众眼中《雪中悍刀行》的最大败笔就在这想象力过于丰富的武打场面。如果说新版《绝代双骄》和《倚天屠龙记》里的动作戏像“舞千年”,《雪中悍刀行》前十几集的武打如“慢动作”,悍刀成钝刀。张天爱饰演的南宫仆射一出场刀都没出鞘,就凭“内功”把一圈人掀翻,慢镜头动作再配合尴尬的Pose,很多打戏基本正反镜头都省了。
原著中省略式的武打场面被导演宋晓飞刻意转为“写意”风格,或者说他心中追求的“电视剧电影化”的浓烈体现。宋晓飞毕业于北电摄影专业,此前参与的都是电影,《雪中悍刀行》是他首次执导电视剧,他骨子里还是想用电影的灵魂和手段来淬炼剧集。
【 徐凤年&《雪中悍刀行》:400万字网络小说和电影化思维的跨界爱恨】前段时间宋晓飞曾在访谈中谈到这种“电影感”在武戏上的体现是写意和留白:“可能人物一拳过去你看不到他是怎么挥的,但我们做了一些面部的变形等身体反应,让观众去不由自主地思考刚刚那一瞬间发生了什么,两者都是什么级别的高手。这其实是基于写实原则采取的写意手法”。宋导电影化的追求让剧中文戏更精炼、曲折、角色对比强烈,却可惜武戏处理得并不完美,写意有时显得随意,留白变成空白:武戏多采取快速断点剪接,省去短兵相接的过程,只有动作的发出、落点和结果;而升格摄影(拍摄时速度高于正常每秒24格速率以达到慢动作效果)则用来强化渲染原著中“一招落败”的感觉。这样刻意的“飘逸感”被反复使用,形式单一,几乎每一场打斗如出一辙,完全撑不起本该丰富多样、具有视觉冲击的江湖武戏。
其实,作为“最中国化”的武侠电影,从来都有“写意”和“写实”两种,此间转变既根植于艺术家的主观审美与执镜能力,也依赖于观众随着时代变化的接受意愿和程度。1920年代末《火烧红莲寺》系列的第一代武侠片就是神剑乱舞、大侠飞跃的特效展示,这种“怪力乱神”的影像表达反映了当时军阀的混战,也是对时代英雄的呼唤。李小龙在1970年代掀起的是写实风格,讲究硬桥硬马、拳拳到肉,风格硬朗扎实,充满力量感,“功夫片”一度风靡全球。而李安的《卧虎藏龙》在新世纪带来的则是武侠的回归,虽然当时在国内影迷中也遭到“不真实”的嘘声,但威亚运用、数码技术的创新、传统刀剑棍棒的招数展示开创了飘渺、唯美的新武侠。
徐凤年&《雪中悍刀行》:400万字网络小说和电影化思维的跨界爱恨
文章插图
在时代大潮中找到爽文、IP剧、电影的分界线和契合点
武侠的写实或写意并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形成确定的个人风格,得到观众认可,并在风格之上契合时代大潮,平衡最时髦的爽文、最大众的电视,和最个人的电影三者之间的不同诉求与受众心态。
所有改编都是现实的反映。由是观之,就相对容易理解舆论对《雪中悍刀行》的口水仗和毁誉观:观众抱怨《雪中悍刀行》的武戏如此拉胯,慢镜头大招频出,因为我们生活在维利里奥所言的“加速”社会,各种视频号都强调“短平快”,只能象征性去怀旧“从前慢”;导演宋晓飞怀疑大数据推演和拒绝“注水”五六十集去扩大经济效益,是想在电视剧播映普遍浮躁的大环境中“敢把自己的诚意拿给观众”,实现电影的个人风格化追求。
快意江湖实则是时代映射。传统金庸、古龙味的“主流”武侠,其历史寄托和武功谱系都已成广陵绝散,各类新武侠和改编影视剧更像是喧嚣的社会寓言,而爽文、IP剧以及文艺电影之间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才是这个时代的最优方案。前有李少红将古典美学和女性视角注入《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一系列兼具艺术性与影响力的电视剧,海外有网飞、迪士尼、HBO不断用电影的标准来策划和制作各类剧集,同时吸纳优秀的爽文,由《冰与火之歌》改编的《权力的游戏》就是最好的例子。网络武侠的奇幻化、风格化是大势所趋,电视剧的精致化也是必然,如何把网络爽文拍成符合铁粉期待、极具个人风格又蕴含文化魅力的电视剧,是巨大考验。这一探索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可能就像如今的《雪中悍刀行》一样,但天下武功,万变不离宗,其秘诀就是向这个时代寻求最真实的答案,最热烈的受众,最合理的分界和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