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来之笔&王安石的这首诗并不知名,最后七字却是神来之笔,令人赞叹不已
身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的王安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绝大多数人最开始认识王安石,恐怕都离不开语文课本中的那首诗《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当然,除了这首诗外,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也广为人知。
文章插图
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书湖阴先生壁》,虽然相对来说不及上述诗作知名,但是它最后七字“两山排闼(tà)送青来”却是神来之笔,令人赞叹不已。首先,题中的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是一个隐士。而根据诗题,我们可知它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
文章插图
至于诗的内容,则是主要描写了杨德逢家洁净清幽的环境,以此来暗示杨德逢生活情趣的高雅。同时,它也表达了王安石乐于山水田园的一种恬淡的闲居心境。然后,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安石的这首《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文章插图
诗的前两句“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即杨德逢家的庭院因为经常打扫,没有丝毫青苔的痕迹。成垄成行的花木,都是杨德逢亲手培栽。显然,王安石这是赞美了杨德逢家的洁净清幽。别看只是简单的“净无苔”和“手自栽”,真要我们自己去体验就能明白其难处了。加上南方的地湿,又处于初夏多雨的季节,青苔的生长环境之好就不用多说了。更何况,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所以相对于院中的杂草,青苔明显更难于扫除。但是杨德逢却将它清扫得一干二净,这就很难了。再结合他在院中亲手培载的各种花木,且做到成垄成行的外形。其朴实勤劳,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而王安石之所以对他邻居家的环境高度赞美,其实也反映了他晚年乐于过上隐居的生活。
文章插图
诗的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即一条弯弯的河流护卫着院外葱绿的农田,两座山峰排列矗立把青翠送到了院中来。这里的“一水”,指的就是玄武湖。“护田”,指护卫环绕着园田。它有一个典故,据《汉书·西域传序》载:“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文章插图
至于“两山”,即指钟山、覆舟山。“排闼”,是开门的意思。《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很显然,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一水”、“两山”在王安石的这首诗中,都具有了人的情感。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体现,也是对杨德逢生活情趣高雅的集中表现。
【 神来之笔&王安石的这首诗并不知名,最后七字却是神来之笔,令人赞叹不已】
文章插图
而前面我们说到这首诗的最后七字是神来之笔,就因为它所写的山色不只是青翠欲滴,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带着好消息扑向庭院而来。简单来说,在王安石的笔下,山水有情,且早就和杨德逢缔结了深厚的交谊。所以它给人的感受,可以说是韵味无穷。纵观王安石的这首诗,虽然相对来说并不知名,但最后七字却是神来之笔,令人赞叹不已。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