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遇短视频,何以摆脱“团团转”困境( 二 )


技术能力不支撑、平台算法玩不转、商业逻辑搞不懂等问题限制了传承人深入创作与持续提供内容的可能;对数字传播认知不足 , 难以把握核心价值的表达 , 非遗短视频传播陷入“被代理”困境;一旦失去外部机构支持 , 则面临“被取关”“脱粉”“停更”的可能……非遗传承人在双重角色的转型中 , 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与角色冲突 。
比如 , 传承人老龄化凸显技术适应困难 。 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录中 , 传承人平均年龄为63.29岁 , 其中80岁以上的占9.8% , 而40岁以下的仅占0.64% 。 高龄传承人面临着难以忽视的技术鸿沟和数字能力短板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万富曾经表示:“对网络新事物不了解 , 不知道如何拍好短视频 , 不熟悉用户运营 , 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与力气仍无法吸引用户的关注 。 ”非遗传承人群老龄化的结构性问题从线下延伸至线上 , 年龄普遍较高的传承人们难以应对持续更新的短视频内容生产 , 也就难以推动非遗数字化转型 。
另外 , 非遗文化表达的完整性受制于短视频的碎片化 。 短视频以“秒”为时间单位的叙事呈现和非遗以“几十年”“几百年”为时间单位的文化积淀存在必然冲突 。 传承人或MCN机构为了迎合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 , 对非遗项目进行切割、拆解和重组 , 使得一些非遗项目的核心价值无法完整呈现 。 非遗MCN机构在决定账号内容定位时 , 会优先选择能带货、易消费的非遗类别 , 而远离严肃艺术和大型的工艺品 , 限制了人们对非遗项目的全面理解 。 在短视频流量逻辑的引导下 , 非遗项目极易呈现局部化、浅层化、娱乐化的倾向 , 一些非遗艺术家对此忧心忡忡 , 认为短视频的介入有损非遗的有效传承 。
同时 , 非遗短视频的创意不足也在阻碍文化品牌塑造 。 当前非遗短视频依然缺乏长期发展目标与品牌建设意识 , 发展后劲儿不足 , 内容创意上鲜有创新 。 一些传承人在短视频平台上活跃了一段时间后 , 不得不陷入账号“停更”的僵局 。 也有一些传承人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 , 以与非遗无关内容来填补空白 , 破坏了非遗传播应有的内涵 , 也导致账号形象模糊不清 。
始终“在线”的传承人才
能推动非遗短视频持续上新
实现非遗短视频在时空的流动中历久弥新 , 传承人浅层次的“触网”仍然远远不够 。 只有推动传承人“在线” , 提升其数字生活适应性 , 才能真正让“文化持有者”表达自己的声音、讲述自身的故事 , 从而深入、准确且真实地呈现非遗的文化内核 。
提升传承人的数字能力是“在线”的前提 。 数字媒体时代 , 传承人不仅需要精通非遗技艺 , 同时也要熟悉数字传播的特点与规律 。 例如 , 可以通过推广非遗传播典型个案 , 让传承人了解短视频的传播流程 , 理解如何制作用户喜闻乐见的非遗内容;也可以通过线下课堂或工作坊培训提升传承人的数字技能 , 提升非遗短视频质量;还可以通过赛事活动鼓励实践 , 推动传承人转变理念 , 让其从被动呈现到主动传播 。
增强传承人的造血功能是“在线”的关键 。 政策支持与平台辅助只是暂时性的“输血” , 要想在复杂多元的短视频生态中脱颖而出 , 非遗短视频传播还得依靠传承人自身的参与和创造 , 增强造血能力 。 从传播主体上看 , 要挖掘和吸纳更多年轻群体进入非遗传播的团队 , 激励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参与非遗传播;从外部条件上看 , 可打造以非遗为共同兴趣爱好的网络社群 , 借助社群成员的专业优势形成合力创作模式 , 实现以兴趣为导向的精细化分工 , 助力传承人在短视频平台实现多元传播与传承;从经济形态上看 , 传承人要把握短视频传播规律 , 精准描摹用户画像 , 将非遗的文化传播与用户体验等转化为商业动力 , 实现非遗品牌的闭环商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