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蔚晓贤 马媛媛
如果要挑一样东西作为潍坊人对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那非“灰姑娘”莫属了。作为潍坊建市以来第一座城市雕塑,她矗立在潍坊街头虽然只有短暂的七年时间,然而,她带给潍坊人的影响却无与伦比。在她消失的近30年间,每隔一段时间,民间就会发出寻找“灰姑娘”的呼声,网上也会出现各种纪念文章。“灰姑娘”在潍坊已然成为一个可以勾起无数人感怀的文化现象。那么,“灰姑娘”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人们对她如此念念不忘?“灰姑娘”究竟流落何处?她还能否重现在世人面前?
1月8日,“灰姑娘”雕塑原创者的后人、当年参与创作的部分艺术家以及熟知这段历史的学者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专访,这场38年后的重聚,既是对“灰姑娘”前世今生的一次回望,也是对城市艺术的一次思考。
文章插图
上世纪80年代,“灰姑娘”成为潍坊市第一座城市雕塑。(来源:潍县老事儿)
1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22年1月8日上午,“灰姑娘”雕塑原创者的儿子,同为雕塑艺术家的潘东铃老师和他从事高校美术教学、民艺民俗研究的爱人鲁梅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备好茶水,静待几位客人的到来。不一会儿,几名两鬓斑白的长者相约而至,在穿过工作室的大厅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一尊小巧的石膏像身上。
这是一尊女性的裸体石膏塑像,因为年代久远,显得有些陈旧,作品的头部向一侧低垂,双臂残缺,宛如断臂维纳斯,“这不会是‘灰姑娘’的小样吧?”有人问。“没错,这就是‘灰姑娘’的第一稿。”潘东铃走上前介绍道。
潘东铃的父亲潘连三先生正是“灰姑娘”的原创者。参加这次聚会的长者中有著名雕塑家郭心聪先生、潍坊仿古铜领军人物赵益民先生、雕塑艺术家于伟先生,还有知名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齐鲁滨先生。
文章插图
38年后,“灰姑娘”创作参与者首次聚首,追忆往事。(左起:齐鲁滨 鲁梅 潘东铃 于伟 郭心聪 赵益民)
“咱们这么齐地聚在一块,还是38年前吧?”郭心聪笑着说。大家惊喜地围着这尊石膏像细细地打量着,他们不曾料到还能再次见到它,看着这尊曾经饱含他们情感与艺术理想的雕塑样稿,38年前那段泥巴与汗水杂糅、炉火与金属碰撞的激情岁月再一次从眼前闪过。
38年前,他们都是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一件史无前例的城市雕塑作品把大家聚到一起,那时,他们谁也不会料到,这会成为一件载入潍坊历史、走进潍坊百姓心中的作品。
潘东铃告诉采访人员,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大城市相继组建“城市雕塑办公室”,而潍坊是当时国内组建较早的城市之一。1984年,潍坊市在市建委城市规划局组建“潍坊市城市雕塑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正是由父亲潘连三担任。潘连三先生出生于1937年,1965年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先后在荣成、掖县工作,直到1972年调回潍坊。1979年,山东省文化局和省文联举办首次雕塑展,由潘连三等人参与设计创作、代表昌潍地区参展的9件雕塑作品和17件彩塑作品,以总数26件的体量,占全部参展作品的近十分之一。作为潍坊雕塑界教父级的人物,当时47岁的潘连三担此重任实至名归。转入城市雕塑办公室工作之后,潘连三立即着手主持潍坊市城市雕塑的设计和创作。潘东铃找到了父亲于1984年5月写给潍坊市政府的两份报告。在《潍坊市城市雕塑建设近期和长期规划》报告中,他提出了众多城市雕塑的构思规划,其中就有后来承载着潍坊市民集体记忆的“灰姑娘”。
- 帝王#风尘女子因一作品,皇帝纳她为妃,历经了3代帝王更替
- 博物馆|38年前,5元一张没人要的画,他豪气买9000张,现今单张价值上亿
- 诗词@2首趣味盎然的诗词,历经千年风霜,相信会让你刮目相看
- 华夷&孔子最经典的六句话,历经2500年也不过时,至今仍是真理!
- 复雕!历经1050年后“重生”回成都 复雕《开宝藏》捐赠仪式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
- 佛陀#为什么好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可成佛,坏人放下屠刀就可以成佛!
- 元勋@1938年他因题写“总统府”而得15两黄金,其行书亦潇洒,洒脱奔放
- 部落与弯刀|《部落与弯刀》历经磨难终于转正,新的部落玩法究竟有多优秀?
- 书坛@启功历经10年的精品之作《诗文声律论稿》手稿,堪称书坛之绝唱
- 顺治皇帝&才子即将被斩首,行刑前给儿子留16字遗书,历经百年至今无人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