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升@当人工智能开始创作古代壁画,非遗传承的关键是商业化还是玩起来?( 四 )


徐汇艺术馆展览进行的同时,一组组数据正在“云”上高速运行:此次数字创作营的项目之一,就是让人工智能来画古代壁画——将学生前期整理的两千多张壁画素材给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将生成全新的“古老壁画”。
李谦升向采访人员展示了尚在进行中的人工智能绘制壁画的雏形:坐卧佛像的形体隐约可见,还有一幅似乎模仿出“千手”形象,壁画上常见的红蓝绿黄配色,搭配得也和现实中的文物十分接近。“只要给人工智能足够多的素材,生成自然逼真的壁画并不是问题,而且还可以生成动态壁画。”
李谦升@当人工智能开始创作古代壁画,非遗传承的关键是商业化还是玩起来?
文章插图


大数据提取壁画色彩组合
非遗要融入现代生活必须创新已成共识。以李业尕从事的盘绣为例,流传至今的图案不过20多个,商业化开发很快就会失去新鲜感。而许多非遗匠人身处偏远地区,创造力有限。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发挥上海的资源优势,促成设计师和企业与非遗传承人结对合作。
相对成本较高的“人对人”合作模式,李谦升则探索起“机器对人”的模式: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对盘绣技艺的学习,可生成一批新的图案纹样供从业者选择。“就像不久前‘双十一’网店打折,店主不需要寻找专门的美工,只要在一些软件上输入产品元素,系统就能自动生成一张海报那样。”
然而这样的方式在戴先生看来犹如“打开潘多拉的盒子”:“非遗重在保护技艺,图案形式的创作也是技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看来,非遗是一代代人对自然山川、花鸟风物的观察、思考和提纯并融入技艺,如果让电脑代替人思考而人仅仅是完成手工活,“那究竟谁是电脑谁是人?”
市民陈湘喜欢穿着汉服,一些服装上用上了非遗技艺。在汉服爱好者中,机绣、半手工半机器的手推绣和手绣价格泾渭分明,手工成分越高价格越贵。“如今的机器已经可以做成很多图案,甚至能完成人手无法做到的工艺,但人工会根据效果不断调整,这种变化感是机器无法模仿的。”
李谦升把设计师、手工匠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视为“协作”:“未来设计师关注的是高水平、艺术化的作品,人工智能则会提供批量化的解决方案。手工匠人依然可以根据工艺、特点和喜好等挑选并改变适合的元素。”
“当敦煌研究院等博物馆已经纷纷把文化遗产数字化并开源共享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能拒绝数字潮流?”李谦升认为,数字化不仅是保存,更是赋能:“作为研究者,我们不是从需求端去想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用,而是思考如何结合会更加有趣,展示更多可能性。”
今年,他将着手通过三维建模还原,让观众“走进”非遗传承人劳作的场景,并通过可穿戴设备与传承人一起学习技艺。“我们关注传承人,关注技艺,通过数据让大家有直观的感受,比拿着成品更能让人体会手工的温度。人倾注的情感才是机器永远代替不了的。”
文/上观新闻采访人员 钟菡 简工博
【 李谦升@当人工智能开始创作古代壁画,非遗传承的关键是商业化还是玩起来?】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