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釉&临摹自上古铜器的蒜头瓶为乾隆最爱,御窑厂多有仿制作宫廷陈设

蒜头瓶,因口若蒜头而得名,始于战国晚期,流行于秦汉,宋人认为可塞其口,而瓶颈细长便于握持,瓶腹扁矮可以盛装,故称之为温壶,用作酒器。明、清仿古之风盛行,御窑厂多有仿制,见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单色釉品种,均作宫廷陈设及花器使用。




汝釉&临摹自上古铜器的蒜头瓶为乾隆最爱,御窑厂多有仿制作宫廷陈设
文章插图

清乾隆 霁红釉蒜头瓶
霁红釉为明初创烧的一种高温釉,以明代永宣时期最著名。由于烧制技术要求高,加之烧制材料短缺,宣德以后便日渐衰落,直至清康熙重新烧制成功,雍乾时又重达高峰,以后历朝均有继续烧制,但品质终达不到前代水准,故清代雍、乾两朝之祭红釉当属极品。本品在乾隆时期祭红类器物中属于少见品种,为清乾隆时祭红釉瓷器的佳作。




汝釉&临摹自上古铜器的蒜头瓶为乾隆最爱,御窑厂多有仿制作宫廷陈设
文章插图

乾隆一朝崇尚摹古,追求融汇古今之精粹于一体,故其御瓷一项多见古为今用,又不乏创新活力,本品即为解读此番造器精神的佳例,其造型取法于秦汉铜器——蒜头瓶,长颈鼓腹,通身光素,显然是取自内府典藏的古器为范而成,它与万历时期粗拙厚重的风格完全不同,彰显出乾隆时代的摹古考究精神。通身所施霁红一色,色泽纯美深沉,宝光内蕴,纯正妍丽,釉层平滑明润,为乾隆霁红水平之典范。底部青花书六字篆书年号款,笔道精练有神,为乾隆早期独特之写法。清道光朝龚洵在所编《景德镇陶歌》中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书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由此可知,烧造一件颜色均匀亮丽的霁红釉器,并非易事。




汝釉&临摹自上古铜器的蒜头瓶为乾隆最爱,御窑厂多有仿制作宫廷陈设
文章插图

清乾隆 青花并蒂莲蒜头瓶
此式蒜头瓶颈部因有二道凸起弦纹,清宫原称为双环蒜头瓶,创设于乾隆二年五月,是乾隆早期御瓷尊贵之造型,有珐琅彩、青花和颜色釉诸品种。据乾隆二年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江西烧造瓷器处记载:五月十一日,首领吴书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传旨着将瓶样画些呈览,准时交于唐英将甜白瓶烧造些来。钦此。于本月十三日画得……双环蒜头瓶纸样一张……,奉旨,……交唐英照样发去烧造。因此,此式蒜头瓶应为乾隆早期独有的式样,存世珍罕。




汝釉&临摹自上古铜器的蒜头瓶为乾隆最爱,御窑厂多有仿制作宫廷陈设
文章插图

明清官窑始见并蒂莲纹装饰为明成化时期,见景德镇珠山成化地层出土遗物,后来嘉靖官、民窑皆见使用,入清以后在雍正御瓷斗彩小碗上亦见装饰,乾隆一朝继之,而实物寥寥无几,异常珍稀,尤其花叶边沿留白的画法为清代雍乾之交御窑莲纹的独特技法,在清宫旧藏雍正青花御瓷当中不乏其例。而本品花枝翻卷之状与乾隆朝常见摹仿宣窑的缠枝莲纹不同,后者注重使用点涂技法摹仿宣窑苍雅之色,本品则是平涂与留白结合,配以翻卷多姿的造型,洋溢着浓厚的西洋巴洛克艺术气息。




汝釉&临摹自上古铜器的蒜头瓶为乾隆最爱,御窑厂多有仿制作宫廷陈设
文章插图

并蒂莲属荷花中的千瓣莲类,是花中珍品,集莲荷之精华于一身,尤能引人入胜。自古以来,视之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据《群芳谱》卷二十九:并头莲,晋泰和间生于玄圃,谓之嘉莲。另见《全芳备祖》后集·莲部记载:“泰始二年,嘉莲双葩,并实、合跗、同茎。明人林承芳赞之艳若凤翎,晖若龙烛。色震百草,艳绝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