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琦君|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 二 )


抗战中 , 杭州沦于日寇 。 胜利复员 , 回到旧宅 , 喜见庭院中的一株绿梅 , 依然兀立无恙 。 春雪初霁 , 好友多慈姊与她夫婿许绍棣先生时来舍间小坐 。 多慈姊看见书窗外绿梅含苞待放 , 一时兴来 , 就展纸濡墨 , 画下了那株劫后梅花的风貌 , 并嘱我题词以留纪念 。
我勉强作了一首《临江仙》 , 却因字体拙劣 , 坚持不肯题在画上 。 那首词 , 我只比较喜欢下片的四句:“相逢互诉相思 , 年年长伴开时 。 惜取娉婷标格 , 好春却在高枝 。 ”
琦君|琦君|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
本文图片

那幅梅花 , 虽已带到台湾 , 竟因住永和时被大水损坏 。 多慈姊曾多次欲为重画 , 总以每次都相聚匆匆而未果 。 她与绍棣先生都不幸相继作古 。 故人远去 , 墨宝无存 , 怎不令人哀伤痛惜呢?
现在我珍存的有一小幅先辈名家余绍宋先生的红梅 , 是绍棣先生代为求得的 。 另一幅大学老师任心叔先生的墨梅 , 上面题着一首诗:“画梅如画松 , 貌同势不同 。 爱此岁寒骨 , 不受秦王封 。 ”任老师一身傲骨 , 后忧愤而死 。
此外是一张放大的梅花摄影作品 。 那是郑曼青先生二十年前上玉山赏雪赏梅 , 特地摄下的照片 。 他说高山上的雪梅 , 风姿太美 , 笔墨丹青 , 难以传神 , 只好依赖照相机多多摄取它的多种风貌 。 承他赐赠一张 , 留作纪念 , 在台北时 , 我一直悬之壁间 , 于炎夏可带来一点凉意 , 也使我感念故人厚谊 。 这几帆客中都未带来 , 真觉住处有“家徒四壁”之感呢 。
台湾气候 , 虽不易在平地多植梅花 , 但梅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移的精神象征 , 民心爱梅花 , 并不在乎到处都能赏梅 。 尽管是在“春柳池塘明媚处” , 也能体认“梅花霜雪更精神”的意义 。
美国是个没有经过太多苦难的年轻国家 , 他们爱的是春来的姹紫嫣红和日本人所赠的娇艳而短暂的樱花 。 所以在这里 , 不知何处去寻找梅花 。 他们怎也不懂得中国人爱梅的心情 。
雪后初晴 , 春寒料峭 , 我又神驰于杭州旧宅中那株绿梅 。 数十年的刻骨严寒 , 它定当傲岸如故吧 。
琦君|琦君|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
本文图片

本文节选自
琦君|琦君|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
本文图片

《粽子里的乡愁——琦君散文》
作者:琦君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1月
本书已入选百班千人2022年全国学前及中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 。 详情戳2022年全国学前及中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丨《粽子里的乡愁——琦君散文》入选小学目录
童年之忆、母女之情、师友之缘、生活之趣……在琦君笔下 , 显得格外灵动、充满情致 。 琦君被誉为“台湾文坛闪亮的恒星” , 她的作品受到七八岁到七八十岁读者的广泛欢迎 。 她以真善美的视角 , 将儿童圣洁的心灵、对童年的回忆 , 当成洗涤心灵的巡礼;以细腻柔婉的笔致 , 精心筛选出在江南和台湾等地的生活细节 , 捕捉人物微妙的心理 , 挖掘人性的力量 , 唤起读者心中温柔的情愫 。 本书共分“灯景旧情怀”“千里怀人月在峰”“青灯有味似儿时”“老去交情笃”四辑 , 从不同角度呈现了琦君散文的魅力 。
【琦君|琦君|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梁实秋曾评价琦君 , 认为其成就不能低估 。 著名学者夏志清则认为 , “琦君的散文和李后主、李清照的词属于同一传统” , 她的一些名篇 , 如《看戏》、《一对金手镯》等 , 是应该传世的 , 即便列入世界名作之林也无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