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90后导演的「爱情神话」:走了狗屎运

神话|90后导演的「爱情神话」:走了狗屎运
文章图片

邵艺辉的“灵” , 或许正是不算顺利的生活赐予她的礼物 。 毕业后不久的邵艺辉便离开了电影行业发展更好的北京 , 在上海生活了6年 。 这6年 , 用她自己的话说 , “日常的开销就在几十到几百块间盘算着” 。
撰文| 蓝洞商业 贾紫璇
喝了半瓶白酒的邵艺辉 , 赤脚站在FIRST青年电影创投会讲台上时 , 怎么也想不到《爱情神话》上映不到20天 , 票房突破2亿 。 《爱情神话》的豆瓣开分8.1 , 一路上涨到8.3 。
虽跌跌撞撞 , 一身酒气 , 但邵艺辉在台上讲起剧本却态度坚定 , 一如剧里剧外对“男女平等”“讽刺强者”的坚决 。
“有生命力”是FIRST青年电影展的CEO李子为对于邵艺辉的评价 。 她眼中的邵艺辉谦逊而有气场 , “性格鲜明 , 很打眼 , 是那种很灵的创作者” 。
【神话|90后导演的「爱情神话」:走了狗屎运】邵艺辉的“灵” , 或许正是不算顺利的生活赐予她的礼物 。 毕业后不久的邵艺辉便离开了电影行业发展更好的北京 , 在上海生活了6年 。 在这6年里 , 她搬过3次家 , 生活也过得精打细算 , 用她自己的话说 , “日常的开销就在几十到几百块间盘算着” 。
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写作 , 微信公众号上 , 她坚持创作长篇小说《关于韩梅梅的一切》 , 四年时间写出《最后的审判》 。 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人类要是没有爱情就好了》 , 收录了她在“ONE?一个”App发表的《一生要爱多少人》《白贞贞》等全部作品 , 及全新作品《不再掩饰》《报警器》等 。
为什么邵艺辉可以坚持写作?
在2019年那篇《北京电影学院应该以我为荣》中 , 她曾写到:“因为学校给我们灌输了追求优质 , 切记浮躁 , 慢工出细活的理念 , 我才能坚持写小说 , 为了有一天能改编成电影 , 改不成也能让更多人看到 。 ”
她觉得写作是要长期进行的事 , 也是要有感觉的事 。
当然 , 光靠写作无法养活自己 , 卖电子烟或许可以勉强支撑 。 “电子烟大亨”是她给自己的称呼 。 《爱情神话》中有处情节是老乌把一个不懂艺术就随便贬低老白作品的人骂走 , 这个人在被老乌质疑是做什么工作的时候 , 慌张中说自己毕业后还曾经卖过电子烟 , 这是邵艺辉的自嘲 。
从北京到上海 , 再重新回到北京 , 邵艺辉的生活也回归了正轨 。 见过了影视行业的不堪 , 领教了编剧职业的不易 , 但依旧坚持写作 , 热爱电影 。 如今当上了导演 , 并创造了高口碑国产电影的她 , 依旧卫衣、球鞋 , 说话直接 。
她也继续在生活中细心观察 , 然后将最真实的情感写进剧本里 。
电子烟大亨与北电的骄傲 创投会组委会负责人在看到《爱情神话》的作者时 , 觉得名字很耳熟 。 有人回答:“就是卖电子烟那位 。 ”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邵艺辉 , 起初还在北京短暂“挣扎”过 , 很快便转战上海 , 这一转就是6年 。
在邵艺辉的自述中提到:“片子里的安福路、五原路、巨鹿路......就是我住上海时日常生活的地方 。 刚来上海我住在常熟路那边的歌剧院附近 , 和另外一个女孩合租 , 一人5000块 。 我不用上班 , 一般中午起床 , 吃饭之后写作 , 有时候去咖啡馆写 , 写完就回来 , 买菜做饭 , 晚上看看电影 。 后来也换过几次房子 , 但都在这附近 , 一呆就是六年 。 ”
这6年里 , 邵艺辉的经济来源有三:写小说和公众号打赏;母亲接济;卖电子烟 。
邵艺辉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不带货就食不果腹 , 不开淘宝店怎么配写作?”对于卖电子烟赚钱糊口这件事情 , 邵艺辉理直气壮 , 从不觉得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