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童言童语(91-100)|郞晓梅评《中华诗词》校园诗稿作品( 三 )


中华诗词!童言童语(91-100)|郞晓梅评《中华诗词》校园诗稿作品
文章插图

斯建鑫(浙江东阳市城东街道斯村小学六2班)
墙角小梅初绽
雪中独自开,斗腊新苞酷。
待到蕊千红,花香盈万户。
郎晓梅:第一句写初绽小梅的环境,第二句写小梅初绽的样子,第三四句预想未来全部绽放的情态,充满期待。作品语句畅达,层次井然,而且其中“酷”字用得特别酷且有时代感,是一首相当出色的小学生古绝。给小斯同学一个大大的赞。然后我提一个今后写作的建议。这首诗中“苞”“蕊”“花”三字分列三句之间,但意类太近,给人的感觉是作者没词儿了,所以就只是围着花儿本身转来转去,很拘谨,思路没打开。那么放开了创作思维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呢?唐代诗人李群玉也有一首写梅花的诗,题目叫《山驿梅花》,诗是这样写的:“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感觉一下,像不像宋代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作文改写的参照原文?李群玉的这首咏梅诗立意在梅的幽独,诗中没有一句提到“花”字,但每一句都没有离开“梅”。你看,他的第一句写梅的环境,第二句继续写梅的环境(周围只有溪萝涧鸟),第三句转到行人身上了,似乎脱离开了,其实没有,他还在写梅,他写行人对梅的态度——“不留情”,第四句才真正回到梅身上(“空谢”),但紧接着又转到关于梅的环境的描写中(深山雨)。所以你看,李群玉第一句就把他的立意点明——“独无主”,下面的三句从梅身上放开去,都是在写梅的环境周遭,用环境衬托烘托梅的“独”,最大限度地写出了梅的“独”来了。所以,建议小斯同学下次能够放开思路,从所要写的事物出发,延展到所写事物的外围、周遭,或者,试着从所写的地方升腾起来,从上面往下俯瞰一下,找找感觉。总之不要拘在一个点上不敢动哦。另外,小斯同学虽也写“独”,却并非意在写“独”,后边第三句又说“千红”,多少就有点自相矛盾了呢。诗完成之后,还是要检查一下整体是否匀称和谐。
中华诗词!童言童语(91-100)|郞晓梅评《中华诗词》校园诗稿作品
文章插图

王佳宁(浙江新昌县儒岙中学九6班)
过小荷塘
绿柳抚春藻,团荷荡碧风。
天然多少景,尽在一池中。
郎晓梅:引人入胜,“绿柳抚春藻”,第一句就把人吸引住了。第二句又出一景,与第一句对仗并列,将小荷塘的整体面貌就勾勒出来了。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总结,一二句实写,三四句虚写,从结构上看比较妥帖合理。但是三四句这样写来没有打动我。为什么呢?因为三四句没有出乎我的意外,不新鲜,也没有表达出什么令人感动的思想情绪。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结构跟《过小荷塘》一样,一二句对仗写景,是实写,三四句抒情,是虚写,但是杜甫的三四句写的是深深的回不去家的乡愁,所以读来就揪心得很。那么如果你没有强烈的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情绪的时候,三四句不如再写两个景了。比如杜甫《绝句六首·其四》:“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一句一景,非常活泼好看。
钟若函(吉林辽源实验中学九2班)
看新农村诗墙
爷孙相伴去农家,不问风俗不看花。
小凳墙边抄几首,春来共我绽诗芽。
郎晓梅:童趣自在,特别赞。起句就很好玩儿,说爷孙两个去农家,很形象,让人不由得想象两个人相伴而去的样子。第二句开始想说去做什么,但是又不直接说,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说东说西,偏要吊你的胃口。第三句终于说清楚去做的事儿,也很形象,让我似乎看见了那个小孩坐在墙边小凳上抄写的样子来了。前三句句句都很棒,但第四句写虚了,写花了,写模糊了,让人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了,是一处败笔。怎么办?写实了,像前三句一样。你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写睡前吃的梅子还酸牙呢,二句写芭蕉,第三句写睡觉起来慵懒的样子,第四句写他看儿童捉柳花。四句都是写实的,都似乎在眼前能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