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鲁迅几乎从未正眼看过朱安,为何朱安孝敬婆婆到死,不离不弃( 二 )

母亲$鲁迅几乎从未正眼看过朱安,为何朱安孝敬婆婆到死,不离不弃
文章插图
(左二为鲁瑞)然而在结婚这天,如临大敌的族人们大为失望。只见,鲁迅戴着假辫子,穿着一身簇新的礼服,一切都听从司仪的指挥。很快,花轿进了家门,鲁迅遵从司仪的安排,迎在轿前。从花轿里,先是探出一只穿着红绣鞋的脚来。那脚看上去不大也不小。然而那脚似乎颇为迟疑,还没能踏到地上,鞋子便脱了脚,露出一只裹得极小的脚来。那落在地上的鞋子里,原来塞满了棉花。尽管有些难堪,但在大家的忙乱中,冗长的程序依然一丝不苟地进行着。待到揭去朱安头上的红盖头,鲁迅看到一张瘦而尖的小脸,黄白的脸上一双眼睛虽有神采,但微秃的前额和薄的唇,怎么看也不能算好看。鲁迅虽然有着审美的眼光,但他对妻子的要求,似乎在精神上更丰富。朱安的不放脚和欺骗,让本就只是为了成全孝道的鲁迅,自此把她看作是路人。结婚的当夜,鲁迅睡在了书房里。第二天也没按规矩带朱安拜祠堂。第三天便带着弟弟周建人东渡日本了。朱安受了冷遇,做婆婆的鲁瑞看得很清楚。她对朱安很和气。朱安也很孝顺。这婆媳之间,倒是亲密无间。母亲$鲁迅几乎从未正眼看过朱安,为何朱安孝敬婆婆到死,不离不弃
文章插图
(鲁迅中年照)鲁迅留学归来后,做了教育部的官员,又在北大做教授,这在绍兴人看来,是很体面的。鲁迅也并没有忘记家人,他早早在北京八道湾胡同买了一处大的四合院,将母亲及两个弟弟一并接到北京去团圆。朱安由于有“媳妇”的名份,自然也随之迁到北京。只是,鲁迅依然和朱安分房而居,而朱安也依然如旧悉心归料着年事渐高的鲁瑞。有一次,鲁瑞提醒朱安,鲁迅的棉裤已经非常破旧了。朱安心领神会,赶紧给鲁迅做了一条新棉裤,担心鲁迅拒绝,悄悄塞在他的衣柜中。谁知,没过两天,那条新棉裤被扔在了外面。郁达夫曾在《回忆鲁迅》中提到鲁迅冬天不穿棉裤,是因为与旧式夫人关系不好,抑制性欲的缘故。可见,鲁迅待朱安冷淡,并不避讳,因而也是文人圈子里人尽皆知的事情。鲁迅也曾对许寿裳发牢骚,说朱安是母亲给他的一件礼物,他只能好好供养,于爱情却是不知道的。有人也许问,鲁迅既然不爱朱安,为何不与她离婚呢?其实鲁迅在归国后,也动过离婚的念头。但是民国虽然受新思想影响,但才被推翻的封建礼教依然如大山一般被更多一部分人坚守着,朱安如果离婚,那便成为了所谓的“弃妇”,在很多人看来,那是比“不贞”更让人鄙夷的。此外,朱安也没有谋生的能力,且很得鲁瑞欢喜,而鲁迅的经济显然并不因为多养了一个朱安,而捉襟见肘,所以,鲁迅思来想去,最终放弃了和她离婚的想法。母亲$鲁迅几乎从未正眼看过朱安,为何朱安孝敬婆婆到死,不离不弃
文章插图
(鲁迅和许广平)当然,鲁迅在和周作人夫妇闹翻,搬出八道湾胡同的时候,鲁瑞也要和长子住在一起,所以她也要搬去和鲁迅住。鲁迅在那个时候,也问过朱安,要不要回绍兴?朱安嗫嚅,婆婆到哪,我就到哪。于是,朱安再次随鲁瑞和鲁迅住在了一起。但境况如前,大家不过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罢了。在40多岁的时候,鲁迅由于有了新的太太——许广平,搬了出去。自那以后,朱安潜心侍奉着鲁瑞。偶尔鲁迅也会来,但仅是来取书,或者陪鲁瑞说话。至于朱安,仿佛娶来就是替他向鲁瑞尽孝的,数十年如一日,直到鲁瑞寿终正寝。对朱安的所为,鲁迅只是视而不见。在朱安而言,她早就习惯了鲁迅这视而不见的态度。在长达40年的漫长婚姻里,她只知道她是鲁迅的原配妻子,但在这40年里,她想不起来,鲁迅什么时候看过她一眼。(参考史料:《鲁迅先生纪念集》《回忆鲁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