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坐鵬 , 舋积栖鵀 , 以万岁通天贰年肆月叁拾日 , 卒于私第 , 春秋陆拾有捌 。 夫人吕氏 , 隋司空錡之孙也 。 年拾捌作嫔于张氏 。 去永隆元年参月贰拾捌日 , 终于朔方之私第 , 春秋肆抬有陆 。 以神功元年拾月贰拾壹日 , 合葬于夏州城东南贰拾里原 , 礼也 。 嗣子弘亮等玖人 , 并习蓼摧肝 , 餐荼茹血 。 将恐坟临毁岸 , 地逼桑津 , 勒石刊金 , 遂为幽纪 。 其词曰:
挺挺君夫 , 侃侃奇殊 。 温良豁达 , 禀性玄虛 。 崑岗被熖 , 玉石同除 。 伤矣痛矣 , 悲欤悼欤 。
这些两汉到隋唐的墓葬图像、器皿、墓志铭……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隋唐时期的墓葬文化 , 使靖边这个遗落的历史角落在史学和美学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
同时这些资料也着实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 为我们了解靖边的过去打开了文化的通道 。
04
从靖边建制沿革看历史变迁
由靖边的墓葬规模和等级 , 说明历史上靖边区域优势和战略位置 , 而了解靖边墓葬文化 , 就必须理清靖边的建制沿革 。 根据各种历史典籍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历史脉络:
秦统一六国(前221)后 , 县域属上郡 。
汉时 , 县域置上郡奢延县 。 西汉时 , 隶属朔方剌史部;东汉时改属并州剌史部 。
三国西晋时县境为羌胡所据 。
东晋、十六国时 , 县境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所据 。
东晋义熙三年(407) , 后秦赫连勃勃拥兵自立 , 占据上郡 , 建大夏国 , 并于义熙九至十四年(413~418)在今县境北部筑都统万城 。
南北朝时 , 北魏于始光四年(427)灭掉大夏 , 于神四年(431)建立统万镇 , 太平真君七年(446)设岩绿县 , 太和十一年(487)改置夏州 , 县域分属化政郡、阐熙郡 , 其西部属山鹿县 。
北周保定四年(564)东部设宁朔县(治所在今杨桥畔) , 属弘化郡辖 。
隋开皇元年(581) , 撤弘化郡复设夏州 , 三年(583) , 改夏州为朔方郡 , 撤山鹿县 , 辖地并入长泽县 。 县域分属朔方郡长泽、岩绿、宁朔县 。
恭帝义宁元年(617) , 梁师都在夏州(统万城)建立梁国 , 县域属梁 , 国都为统万城 。
唐武德六年(623) , 在宁朔置南夏州 。 贞观二年(628) , 消灭梁师都 , 复改弘化郡为夏州 , 撤南夏州与宁朔县 , 并将岩绿县改为朔方县 。
贞观五年(631)复设宁朔县 , 长安二年(702)又撤 。
开元四年(716)再设 , 九年(721)再撤 。 不久又设 。 五代十国时废道建置 。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袭唐建置 , 县境属夏州朔方、宁朔、长泽3县 。
宋时 , 县域为北宋、西夏反复争夺之地 , 初属宋 , 后长期分属西夏夏州、龙州、洪州、宥州 。
元时 , 县域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 。
明洪武六年(1373) , 设靖边卫 , 是年又设靖边道 。 明成化三年(1467) , 设靖边营 。
清康熙元年(1662) , 撤靖边道 , 原所辖营、堡统归榆林道管辖 , 同时设靖边所 。
雍正九年(1731) , 置靖边县 , 隶属榆林府 。
靖边曾两次设立国都 , 阳周也是举足轻重的大都市 , 汉为州治统领三郡 , 之后也设立过郡、道、县、卫等建制 , 境内的194个墓葬群有力地证明了靖边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曾经有过的辉煌文明 。
墓葬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是极为特殊的一种存在 , 它不但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遗存 , 也是精神世界的反映 , 不但有关生 , 也关乎死 。 它在形式上只是安放死者尸体之所 , 但实质上体现了人类对于死亡的态度 , 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艺术传统和宗教信仰 。 墓葬文化一直贯穿于整个的中国古代史 , 成为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中国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的历史见证 , 是古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
- 剪纸艺术|【巾帼工匠】“金剪刀”金丽的绚丽剪纸人生
- 桃花源&有舍有得,不负不欠
- 网络|【爱伦“混”世心语】面对八风的历练
- 冯恩昌|【临朐印记】冯恩昌:?听琴与写诗
- 祭祀坑#河南殷墟王陵区新发现460多座祭祀坑
- 乐·观空间@组图:“乐·观空间”首展开幕 展现“一老一小”特色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 广西|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 三星堆|二里头的罕见玉器竟来自三星堆?
- 骨法$晏本立/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白羊座|脉脉潜行,林凡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