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宫$竹书纪年究竟什么来历,为何与史记的记载,存在重大差异( 二 )


再加上西晋后来内乱,又出现五胡十六国,这部《竹书纪年》的原简早已散佚,
负责翻译整理的西晋学者,众多一流学者荀勖、和峤、卫恒、束皙、张华、杜预、挚虞、王接等人所作的释文,也逐渐失传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竹书纪年》是哪来的?

桐宫$竹书纪年究竟什么来历,为何与史记的记载,存在重大差异
文章插图

其实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这部书,有两个版本,都不是原版:
一版,我们叫作《古本竹书纪年》,
通俗来说,就是学者们在书海中寻找其他古籍引用的原书内容,重新整理,汇编成册。
其中,清代学者朱右曾汇集了部分佚文,编为《汲冢纪年存真》;
近代学者王国维又在《汲冢纪年存真》的基础上,重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到了现代,范祥雍先生又对《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加以校订增补,
编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另一版,叫作《今本竹书纪年》,
这一版书,较早的有明嘉靖时期天一阁刻本,本来有人认为也是天一阁主人范钦重新整理汇编的,但是,清代学者雷学淇见过元末明初的刻本,
说明这一版出现的时间还要更早,清代学者洪颐煊发现,南宋人罗泌在其撰写的《路史》中,引用了一条与这一版完全相同的内容,他认为这一版最迟出现在南宋时期,
【 桐宫$竹书纪年究竟什么来历,为何与史记的记载,存在重大差异】而且人们一直拿这一版当做原版重编来看待的,但是这一版“今本”与原版重编的“古本”有着很大差别,因为“今本”在重新汇编的过程中,增加了出自其他史书的不少史料,而且春秋、战国部分全部用东周纪年,与“古本”用晋国和魏国纪年完全不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价值,“今本”成书的时间若是在南宋以前,要比近代早了太多年,所看到的原本佚文可能比我们看到的要多,仍然有它的价值。
《竹书纪年》与《史记》的记载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
这本《竹书纪年》与《史记》的记载,不仅仅是相差一点,简直是相去甚远,
两书记载存在重大差异。
1.关于上古尧、舜之间的王位继承问题。

桐宫$竹书纪年究竟什么来历,为何与史记的记载,存在重大差异
文章插图

据《史记》记载,尧帝因为儿子丹朱失德,在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把王位传给了女婿舜。
舜起初是推让的,但是尧死后诸侯们都不去朝见丹朱,都跑来朝见舜,于是舜认为这是“天意”,就此继任了王位。
尧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则天下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备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从上面的叙述来看,尧帝大公无私、退位让贤,舜帝谦虚谨慎,被动地接受了王位,
而且权力交接的过程充满了和平的气氛。
那么,《竹书纪年》是怎么记载的呢?
哪有什么美好和平,完全是一场舜发动的政变,
以下就是各史籍里收录的“竹书”记载: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后稷放帝于丹水。
后稷放帝子于丹朱。
放帝丹朱于丹水。
从上面来看,尧帝后来失德,被舜囚禁在了平阳,并夺取了他的帝位,后来舜还将尧的儿子丹朱流放在了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