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滑|电视剧《超越》导演张晓波接受本报专访:111.12米的超越,底蕴和寄托就在于中国人的精气神( 二 )


塑真实的群像:在情感的同题映照中赢得情感共振
陈冕的成长轨迹上 , 父亲陈敬业最早扶她上冰 , 是热爱的启蒙;“开心教练”郑凯新为她重开短道之门 , 是理想的引路人;从青岛队到国家队 , 后勤王妈、教练李贵民、浇冰师江宏 , 以及侯思源、徐朵朵、罗竹君等队友 , 都是她逐梦路上的同行人 。 一路走来 , 或有不解有分歧 , 但终究在同心同德的国家荣誉、集体使命感召下 , 缔结了拼搏与情感的共同体 。
《超越》不是个人的颂歌 , 而是一支队伍、一个国家冰雪运动的缩影 。 “前期团队采访了近百人 , 汇成60多万字的素材 , 有太多触动人心的故事 。 一项运动的发展 , 从来不只有冠军的个人英雄主义 , 更多的是在热爱中坚持、在伤病与无奈里始终不离不弃的故事 。 ”在导演看来 , 若把为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写史看成剧作的内在诉求 , 那么“以情感塑人、以人写史”才是真正的方法论 。 张晓波说:“我们用双时空叙事 , 用情感的同题映照、人生的相似境遇营造两个时空的无缝感 , 以此打开跨越时代的情感共振 。 ”
速滑|电视剧《超越》导演张晓波接受本报专访:111.12米的超越,底蕴和寄托就在于中国人的精气神
文章图片

速滑|电视剧《超越》导演张晓波接受本报专访:111.12米的超越,底蕴和寄托就在于中国人的精气神
文章图片

于是观众看到 , 《超越》并非区隔地讲述不同年代的故事 , 而是将三代人、两代运动员的人生小传穿插交融 。 陈敬业、郑凯新、江宏三兄弟与陈冕、罗竹君、向北固然是两代人 , 但在相仿的青春年纪 , 电视剧借双时空的交替 , 将代际传承娓娓道来 。 郑凯新与陈冕有相似的“半路入行”经历 , 却也和罗竹君一样都是曾恃才傲物的选手;陈敬业是黑龙江的队长大哥 , 对应的新时空里就有青岛队的大师姐侯思源 , 他们的付出与无奈何其相似;还有江宏之于付聪或朵朵 , 为队友喝彩、为他人做嫁衣 , 他们的竞技之路或许无法谓之辉煌 , 但陪练、浇冰、磨冰刀甚至为队友陪赛的他们 , 谁说不是英雄 。
张晓波说 , 他对《超越》的期待之一 , 就是能让今天的观众从一群鲜活的“人”身上 , 了解到中国短道速滑运动是几代人的“不经一番寒彻骨 , 怎得梅花扑鼻香” 。
反映真实的中国冰雪运动史:在时代的进程中书写时代
旧时空里 , 陈敬业、郑凯新、江宏在荣誉墙下一字排开练静蹲 。 墙上 , 恩师吴庆红的夺冠照片定格着一个事实:1982年 , 这位教练还是速度滑冰的一员骁将 。 1982年 , 距离短道速滑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还有六年 , 距离中国第一枚冬奥金牌“零的突破”还有20年 , 距离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还有40年 。
速滑|电视剧《超越》导演张晓波接受本报专访:111.12米的超越,底蕴和寄托就在于中国人的精气神
文章图片

《超越》给了吴庆红教练浓墨重彩的一笔 。 因为物质条件有限的上世纪80年代 , 为了刚起步的中国短道速滑 , 多少教练与运动员摸着石头过河 。 相比如今拼搏冬奥赛场的晚辈 , 他们的成绩或许算不上石破天惊 , 但若没有开拓者艰苦卓绝地筑就基石 , 就不会有后来人勇闯世界 。 也因为主创团队在角色身上灌注了他们对上一代中国短道速滑人的致敬 , 比如七台河短道速滑奠基人孟庆余教练 。 “从上世纪80年代往后的40年 , 我们国家从参与冬奥会到冬奥赛场夺金 , 再到主办冬奥会 , 那之中有前行者艰苦创业、扎实奋斗 , 有无数光环之外的人不计付出、无私奉献 , 还有一代代教练与科研人员在实践中创新、在科学中求实进取 。 ”张晓波认为 , 《超越》本身是一次在时代进程中写史的创作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