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陈抡留下的卡片资料数量巨大 。 受访者供图
“把父亲的书出版 , 最大的目的达到了” , 陈桂芬认为 。 对于父亲的作品 , 她看到过不同的意见 。 曾经有学者发文指向陈抡的《历史比较法与古籍校释》 , 称其“奇书”“不可思议” , 陈桂芬对此言论进行过反驳 。 出版父亲的书籍时 , 她也常常坚持把父亲的治学成就和别人对其治学方法的称许写上去 。
整理父亲著作的过程 , 同时也是理解父亲的过程 。 为了梳理父亲的人生轨迹 , 陈桂芬从父亲的自述和他工作过的学校校史中拼凑人生轨迹 , 从高校的档案馆找到父亲读书时的珍贵印证 。 回首父亲几十年的时光 , 她如此感慨:“搞学问是很苦的 , 我爸爸很傻 , 也很了不起 。 ”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马辉 实习生黄紫淇
- 羽田芳子#周树人与周作人兄弟俩反目成仇,成为文坛之遗憾,他俩到底咋回事?
- 大佬!新文推荐穿书系,大佬,我攻略错人了;七十年代嫁给残疾大佬
- 齐鲁青未了!杜甫最豪迈的一首诗, 也是现存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千古流传
- 老照片#历史老照片80年代老百姓下饭馆,手纸还在论斤卖
- 藏品$他花70万收老物件,房内摆满年代感玩具物件,男子:也没花太多
- 那个年代$70年代罕见的老照片:胸前佩戴大红花是荣耀的象征,老师在课堂教授古诗
- 雪雁$《红楼梦》黛玉之死 王熙凤一句话证明这俩人真心待林妹妹
- 数字!美术生写下96俩数字,添了几笔后瞬间不一样,还不快学起来
- 师父|90年代放弃20万年薪专职钓鱼,“中国钓王”邓刚,现在怎么样了?
- 潘涛$呼兰大侠真的存在吗解密80年代的呼兰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