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常庄村|黄骅东常庄村:剪纸小镇成乡村旅游“样板”( 二 )


踏入民俗馆 , 时光回溯 。 木炕桌、鞋楦子、老式钟表 , 一件件老物件刻满了时间烙印 。 一位年轻游客指着土灶台上的锅盖问:“这个锅盖为啥中间鼓出这么高?”丰俊海介绍说:“中间高 , 蒸馒头可以多蒸一屉 。 这个锅盖还有另外一个优势 , 是用小麦秸秆捆上高粱秆皮儿编的 , 用这样的锅盖蒸馒头 , 吃着格外有麦香味 , 这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 ”
走进抗战纪念馆 , 一张张旧照片默默讲述着抗日爱国将领刘树栋的英勇事迹:刘树栋幼年随祖父迁居东常庄 , 后来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毕业后 , 刘树栋分发西北军16混成旅 , 与佟麟阁、赵登禹义结金兰 , 三人立志用毕生精力驱除外侮 , 捍卫国家与民族尊严 。 1945年春 , 他因操劳过度病逝于湖北省 。 为了纪念刘树栋 , 东常庄对刘树栋故居进行保护性修复 , 打造成抗战纪念馆 。 如今 , 纪念馆已成为黄骅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站在抗战纪念馆门前 , 丰俊海指着对面的一眼井说:“那眼古井是光绪年间的 , 经过修葺成为村里的新景点 。 俺村的所有景点 , 都是通过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打造的 。 东常庄的美 , 不光表现在明面上 , 内外都有韵味 。 ”
东常庄村|黄骅东常庄村:剪纸小镇成乡村旅游“样板”
本文图片

村民变成了剪纸能手
对比墙上“晒”变化
一晃 , 64岁的韩秀荣从黄骅市区搬回东常庄4年了 。
头些年 , 韩秀荣在黄骅市区做买卖 , 每次回村 , 邻居见到她问:“啥时候搬回来住?”韩秀荣都勉强地回答:“再说吧 。 ”
不是她不愿回来 , 村里本不宽敞的街道上 , 这儿堆着柴火 , 那儿是粪堆、垃圾 , 四处脏乎乎的 , 谁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 , 东常庄在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 , 整合乡村文化、历史底蕴 , 搞乡村旅游 , 村子变得越来越美了 , 韩秀荣回村常常碰到游客 。 “外人都羡慕这儿 , 咱为啥不好好享受?”她和老伴儿一合计 , 便从黄骅市区搬了回去 。
如今 , 她家门口是小游园 , 马路对面是剪纸博物馆、民俗馆和抗战纪念馆 , “出门逛景点 , 路上连个土珠儿都没有 , 俺决定在村里养老了 。 ”韩秀荣笑得合不拢嘴 。
村里过去是啥样?哪些地方变化最大?为了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村里近几年来发生的变化 , 东常庄专门在村委会旁打造了一面对比墙 。
站在对比墙旁 , 丰俊海指着上面的照片说:“这儿以前是片荒地 , 周边垃圾成堆 , 通过村‘两委’同村民沟通 , 把地平均分给各家各户种菜 , 大伙儿既能吃上绿色蔬菜 , 又为村里添彩儿 。 村南边是村民集中放置农作物、柴火的地方 。 村里主路是利用上级扶持资金修的 , 小街小巷改造全靠村民出钱出力 。 只要是为了村里发展 , 大伙儿都义无反顾地支持 。 村里正计划流转土地建采摘大棚、打造农家乐 , 不能光一味地增加景点 , 得想办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大伙儿致富 。 ”
来源:沧州日报
采访人员:祁 洁
通讯员:刘 菡 任振宇
摄影:陈 雷
东常庄村|黄骅东常庄村:剪纸小镇成乡村旅游“样板”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