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封面独家】教授诗人向以鲜为“诗圣”作传 44万字读杜心解再现“盛世的侧影”( 三 )


关于杜甫的评传,很多珠玉在前。但是,向以线还是硬着头皮写下去。慢慢地,他总算找到了一点儿自信心。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这种自信心越来越强烈。“回过头来看,这些前辈大师的学问当然比我好,但不一定有我这么喜欢杜甫;就算有我这样喜欢,他们也没有我这样幸运,因为我能站在他们的肩头之上,我能从他们的杜甫研究中汲取精华和能量,从而淬炼出属于我的杜甫之血与火。 ”
汉语#【封面独家】教授诗人向以鲜为“诗圣”作传 44万字读杜心解再现“盛世的侧影”
文章插图

读杜诗吧,杜甫可以抵消部分生命的幻灭感
古典诗歌本身就是现代诗歌的精神源泉
一个当代新诗诗人,通过深度文本阅读和为之写传的方式,与先贤进行超越时空的灵魂对话。这种对话,有着深刻的现代性意义——新诗或现代诗与古典诗歌之间,并没有鸿沟,不仅没有鸿沟,很多时候,古典诗歌本身就是现代诗歌的精神源泉。向以鲜是学古典文学出身的,他也曾写过不少古体诗,但是后全部烧掉了。“我放弃写古体诗,原因很简单,我觉得今天的人再去写古体诗,连清代的人都写不过,遑论唐宋。因此,我是怀着一种绝望的心情,告别旧体诗写作的。别人还要继续写旧体诗,那是别人的自由,我也期待他们能写出无愧于时代和汉语的旧体诗——但是,请允许我放言:21世纪的中国好诗歌,一定是接通汉语血脉、打通中西隔膜的现代汉语诗歌。”
在向以鲜看来,杜甫来到这个世界,“使命就是要来为汉语诗歌写作制定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涵盖古今和未来。读了杜甫诗歌,才知道我们现代汉语诗歌,只走过了短短的一百年,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很艰难!
杜诗读得多了,向以鲜对杜诗的口吻越来越熟悉。有时候,仅凭直觉就可以对杜诗异文做出判断。比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部分版本将“白日”写作“白首”,向以鲜熟悉杜甫的口吻,“我知道他会怎么说。杜甫在这儿绝对不会以‘白首’去对‘青春’。杜甫一定会以‘白日放歌’去与‘青春作伴’。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的诗人杜甫,他有他的腔调,他有他特别喜欢的词语。‘白日’和‘青春’这四个字就是杜甫所喜欢的,与年龄没有关系。杜甫的口吻具有顽强的生命感召力,甚至会以近乎下意识的状态潜入我的写作之中。”
“千秋万岁名,寂莫身后事。”通过这次写作,向以鲜也接续了自己少年时代对杜甫的热爱,“千秋也好万岁也罢,都太久了,生命多么短暂啊!还是读杜诗吧,杜甫绝对可以抵消部分生命的幻灭感。”
【 汉语#【封面独家】教授诗人向以鲜为“诗圣”作传 44万字读杜心解再现“盛世的侧影”】【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