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郝杰:想拍自己的片子 拍“人心的不自知”( 二 )


其间也有人联系郝杰拍片 , 他每次都去当地考察甚至带着团队实拍 , 结果都没成 。 郝杰感叹:“干别的事我舍不得花那么多精力 , 但是在电影上 , 我是不计一切代价的 , 无论是时间还是各种付出 , 我都愿意往里砸 。 可是钻得太深了 , 以为可以雅俗共赏 , 结果只能曲高和寡 。 ”
钱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 “你钻得这么深 , 节奏就慢 , 周期就长 , 对于投资而言 , 性价比太不划算 。 人家拿的是热钱 , 跟你谈项目时确实有钱 , 可你说 , ‘我先去考察调研’ , 等你回来 , 人家的钱已经没了 。 这就是热钱 , 快进快出 , 你抓不住 , 钱就投到其他项目上去了 。 另外 , 你钻得这么深 , 本身也让人害怕 , 人家想要的是商品 , 你这么拍能卖多少票房?”
挣脱困境 , 是郝杰答应录制《开拍吧》的原因 。 “爱奇艺说支持青年导演拍片子 , 你可以自由地创作 , 另外 , ‘绿灯会’有陈凯歌坐镇 , 能给你做指导 。 ”
现在的电影
观众只能读出同一个哈姆雷特
6年的磨砺也让郝杰更坚定地想拍自己的片子 , 拍“人心的不自知” 。
郝杰认为 ,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所以经典就是写出了这种“不自知” 。 主人公事先所想和事到临头的做法并不一致 , 因为不自知 , 他无法控制这种不一致 , 因为不一致 , 他又会迷茫、自责、失望、痛苦、探究人心、怀疑别人……直到让自己万劫不复 。 “‘不自知’造成的悲剧是必然发生又无可避免的 , 这才是真正的值得人类思考的悲剧 。 但是我们现在写的悲剧是什么?谁犯了错误谁是坏人 , 谁害了谁 , 然后导致了悲剧 , 这是‘自知’或者人为预设好的悲剧 。 ”
观众从两种悲剧所获也会不同 , “在‘不自知’的悲剧中 , 因为观众个体的感受不同 , 所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但现在的电影 , 所有观众只能解读出同一个哈姆雷特 , 其实那个人物也只是个概念化的人设 。 ”
《开拍吧》中 , 郝杰拍摄的《冯海的梦》表现的也是人心的不自知 。 女大学生王凤找村里人冯海借5万元当学费 , 她知道为了这5万块钱 , 她要付出什么 , 冯海也知道5万块钱 , 他能“买”到什么 。 可是 , 双方见面 , 预想中该发生的什么都没发生 , 结果谁都想抽死自己 , 冯海恨自己做了绅士 ,王凤恨自己做了圣女……《冯海的梦》当选第一轮“绿灯会”强推影片 , 却在观影会中惨败 ,600位观众中 , 47位看片 , 票房47万垫底 。 根据节目规则 , 舒淇投资亏损23万 。
第二部 , 《乡村往事》 , 两轮观影 , 入场观众为0 , 最终票房19万垫底 , 陈凯歌投资亏损61万 。 “特别像一个嘻哈节目 , 突然闯进了一个山歌歌手 , 你不能说他唱得不好 , 但观众是来听嘻哈的 。 ”节目中易小星感叹 。
对于郝杰 , 这个结果相当于“社会又揉搓了他一番” 。 “你的片子被选为强推电影 , 你又飘了 , 觉得自己很牛 。 结果呢 , 哐 , 没有人看 , 然后看的人说看不懂或者不喜欢 , 当然是非常大的打击 。 ”
《开拍吧》也给郝杰带来了收获 , 不仅是强大的曝光度 , 还包括电影工业化的体验 。 “拍第三部片子 , 我去了陈凯歌老师的工作室 , 用了他的团队 , 体验了他的‘飞机大炮’ , 有了这些工业化的装备 , 以后我拍多大的片子都不愁了 。 ”
不过 , 郝杰承认 , 现实中自己需要一个像陈凯歌那样和他心心相印的人 。 “如果这样的人不出现 , 人家想的和你要的根本不一样 , 合作结果只能相互伤害 。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