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厅@潘晓楠:上海音乐厅往事( 二 )


上海音乐厅@潘晓楠:上海音乐厅往事
文章插图

▲平移后的上海音乐厅
音乐厅百十来号职工,有的是“厅三代”,爷爷辈的见过许多造访的外国著名音乐家,如1933年6月世界著名钢琴家莫什维支、1937年6月著名钢琴家米罗维支、大提琴家皮亚斯特罗、低音提琴家约瑟苏斯特。
音乐厅的职工喜欢和我讲上海话,甚至商量事情或开会时也如此,说讲上海话感觉自如,这无妨,没上过沪语班,也没刻意地学,我听上海话不仅无障碍,而且也感觉挺自在的。奇怪的是,他们坚持让我讲普通话,说喜欢听我讲普通话,而且,他们说了一个让我无法动摇的理由,如果我这张脸不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而说上海话,感觉不协调,甚至会影响音乐厅的对外形象。兼任音乐厅理事长的乐总,和音乐厅职工一样,也喜欢听我讲普通话。
第一次见乐总,是上世纪90年代在刚刚打地基的坑坑洼洼的上海大剧院工地,他是工程总指挥。乐总戴一顶黄色安全帽,也给我们来访者每人发了一顶:“戴上!”“好,谢谢!”“不客气,边走边聊。”大概是做过采访人员又做过几个单位老总,乐总讲话语速极快,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走路速度也极快。到了饭点,乐总执意让我们留下来吃“工作餐”,结果我们头顶安全帽蹲在工地上,每人捧一大碗上海“阳春面”。
2004年秋,上海音乐厅“平移”后首场内部音乐会。乐总说我是被“涉外工作”耽误了的主持人,所以,坚持不请专业人士来主持首场内部音乐会,让我这位音乐厅自己人上。开场铃响过,一束圆圆的追光,我和另一位主持人出现在舞台上,代表重组后的上海音乐厅和上海爱乐乐团向观众致谢。
面对来自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等沪上媒体的名角大腕,那些电视上的熟面孔,我对自己说:淡定!千万要淡定!当年在苏州河西藏路桥边的办公楼里,有一位西班牙人佩雷斯先生讲过,1492年8月3日,哥伦布海上探险船队,带着主的庇佑和西班牙王室的任务起航,目标驶往东方印度群岛。海上航行两个月零九天后,历尽劫难的哥伦布意外地一脚踩在巴哈马群岛水域陆地——美洲新大陆被发现了。
确实,人生有许多不可预知。

作者:潘晓楠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