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央视春晚的“青绿腰”跳起来难不难?我们和导演聊了聊( 二 )


周莉亚:这部作品有很多条线嘛 , 有些写实 , 有些写意 , 能够表达《千里江山图》青绿设色这个大写意意向的 , 主要是“青绿”和“入画”两段 。 “青绿”上过B站跨年晚会 , “入画”上过《国家宝藏》 。
春晚剧组找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 看了两个片段 , 觉得“入画”也非常好 , 但还需要转台 , 春晚的舞台不可能为了一个节目专门去安排转台 , 所以最后选了“青绿” 。
台上一共17个女演员 。 我们进入的时间比较晚 。 当时春晚已经在进行一些节目的联排了 , 我们在外面巡演 , 东方演艺集团紧急调整工作任务 , 分配出时间让我们去排练 。
最后登台的“青绿”压缩了 , 6分钟 , 剧中是11分钟 。 其实我们在B站就已经压缩到了8分钟 , 春晚又压缩了2分钟 。



澎湃新闻:“青绿”的气势很磅礴 , 不是传统印象里很柔美的女子舞蹈 。
周莉亚:我们在这一段有一句话:心中若能容丘壑 , 下笔方能汇山河 , 虽然希孟没有在场 , 但舞台上舞出来的“青绿” , 就是《千里江山图》内含的气质和魂魄 。
“青绿”在整部剧里属于中段的部位 , 演员的衣服颜色是断层的 , 上面是石绿 , 下面是石青 。 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研究国画颜料的老师和我们说 , 石头刚开始采集来时 , 非常有棱角 , 颜色也非常分明 , 所以我们提取了石头没有被磨成颜料之前的颜色 , 更拙朴 , 比较接近原石的状态 。 “入画”在最后 , 演员的衣服非常像最后画成的《千里江山图》的晕染过程 。



姑娘们的突破挺大的 。 “青绿”不像以前的女子群舞那样柔美 , 而是铿锵有力 , 非常大气 。 她们的舞蹈状态是往下沉的 , 特别像中国山水 , 力量是往下沉的 。
在很多静态的画面里 , 你能够感受到 , 她们的肢体、她们的裙摆、她们流动的队形 , 有山石的棱角、有山水相依的感觉 。 通过她们有力度的动作 , 你能感受到千里江山那种雄伟的、那种有力量的魂魄感 。
姑娘们的眼神还有一种冷艳的疏离感 。 我们对演员的要求非常严格 。 每个动作的内驱动力 , 不光是外化到动作肢体 , 更多的是内心的感受——她内心要有那一轮明月 , 她要有那一份深厚的底蕴 , 她才能够通过肢体传达出来 。



澎湃新闻:她们练了多久才能练出那种气魄、那种力量?
周莉亚:这部剧前后排了5个月才搬上舞台 。 她们不仅要有宋代人的状态 , 还要捋顺角色的情感逻辑 , 慢慢沉淀出这样一种气场 。 在很多舞蹈里 , 舞蹈演员往往头抬得高 , 气也提得高 。 这部剧里的很多舞段 , 演员们的气是往下沉的 , 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练习 。
在剧中的“青绿”里 , 演员要配合转台走 , 重心全在大腿下头 , 底盘很低 , 又要走得非常平稳 , 像流水一样静静的 , 让人感受不到发力 。
春晚的“青绿”没有转台 , 还减掉了5分钟 , 演员的调度和队形都有变化 , 以前可以慢走 , 现在提速了 , 要加快步伐 , 很快就进入状态 。
澎湃新闻:她们的裙子都很长 , 还拖在地上 , 会不会踩到 , 有没有摔过跤?
周莉亚:有!我们前两天彩排就有演员摔了 。 过去一年 , 经过长时间的排练和巡演 , 她们已经非常熟练 , 能够非常顺利地驾驭裙子 。 不过 , 春晚的舞台是玻璃地面 , 不像剧场是地胶 , 第二个 , 因为要变换不同的形态 , 玻璃中间有接缝、有高低 , 演员的重心往下 , 是摸着地走的 , 脚有可能被缝隙擦着 , 玻璃也很滑 , 她们一旦踩着裙子可能就会摔跤 。 演员们一直在适应春晚舞台 , 还好大家非常专业 , 很快能够适应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