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11 李政道《格》(1987)
图12 左:蒙德里安《纽约城1号》(1942)右: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1943)
《树影映日食》画的是日偏食发生时映在地上的树影,由于树叶间的缝隙形成无数个小孔,映在地上的像如同一个个小月牙,只是月牙弯曲的方向与偏食方向相反,这就是李先生在画边上写的 “日蚀余光透露树叶形成异影”。
图13 李政道《树影映日食》(1994)
前些年每逢新春佳节,李先生都会将亲手绘制的贺年卡送给国内外的朋友们。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当年的贺卡是三只刚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小鸡,十分逼真可爱。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与其说是一个科学问题,毋宁说是一个哲学问题。尽管当代生命科学家说 “是有确切答案的”、“一定是先有蛋后有鸡”,因为 “第一只鸡的出现一定是在鸡蛋里发生了变化”,外行能听懂的只是把问题转换成 “体细胞” 与 “性细胞” 的定义而已。李先生这幅画立意不在孰先孰后,而是强调事业代有传人,如同物种延续生生不息一样。他在画下诙谐地写道:“上海家乡话,‘蛋、代’和‘鸡、继’均同音”,因而 “谁知蛋鸡哪先生,祗愿代代有继人”。倡议在科大设立少年班、发起
CUSPEA,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文章插图
图14 李政道《谁知蛋鸡哪先生》(2005)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描写的景象,其末句曾引起文坛一段公案:宋代欧阳修到实地考察后发现滁州城西是山而没有什么西涧,城北倒是有一小溪,但是由于水浅根本无法行船,怎么会有 “野渡”?还有人认为,既是 “春潮带雨晚来急”,系在岸边的小舟一定会顺流漂浮,何来 “舟自横” 的景象?可是物理学家认为,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如果把小溪看作一个流通的管道,把船身视作一个细长的椭圆状悬浮体,它的稳定状态必定趋于河岸的垂直方向。李先生的画正是这一力学现象的真实写照。这幅画的下面写着 “与爱赏”,未注年份,日期是3月26日,正是 “春潮带雨” 的时节。
图15 李政道《与爱赏》(未注年)
下面是一幅风景画,系从山坡上眺望西西里的埃里切(Erice)港湾,深浅相间的动态色块表现海浪的波纹,应该是吸收了印象派大师的笔法。这画与科学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埃里切古城有一个以意大利天才物理学家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1906-1938?)命名的科学文化中心(Ettore Majorana Foundation and Centre for Scientific Culture)。马约拉纳中心成立于1962年,位于埃里切的一个中世纪修道院内,其历任主任都与罗马教廷保持着良好关系。该中心经常举办各种研讨会与培训班,涉及的议题也不仅限于物理学。
作为费米的学生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先生是该中心的常客。他有多幅关于埃里切古城的画,在这幅画上的空白处写道:“Majorana系费米(我的老师)大弟子,Sicily(编者注:西西里岛)人。其文化中心,建于该岛的Erice古城。而约1000 BC的古希腊文化发源地(不在今日的希腊)即系Erice及Troy(编者注:特洛伊)。80年代开始,惠和我每年常去Erice小住。”
文章插图
图16 李政道《埃里切》(未注年)
马约拉纳出生于西西里,年轻时曾加入大物理学家费米在罗马的研究团队,是研究中微子质量的先驱,也是马约拉纳-费米子和马约拉纳方程的提出者,1938年3月在那不勒斯驶往西西里首府巴勒莫(Palermo)的途中神秘失踪,这一年他只有32岁。关于马约拉纳的结局有多种猜测,有关其生平及神秘失踪的传奇还被写成小说、拍成电影。下面是李先生1994年所绘的另外两幅埃里切的图景,那座古教堂也是马约拉纳中心的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