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前的影视剧竟然这么透彻地谈论外国( 二 )


身为女性的林周云 , 她的家庭幸福和道德完整也都得益于丈夫在国外的成功 , 如果她继续滞留国内 , 势必难以抵挡顾颜的男性魅力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她的自尊必然是她丈夫自尊的附属品 。 一种以男性自尊为中心的伦理机制悄然建立了起来 , 远比《中国可以说不》之类的小册子要更加深入人心 。
美国|以前的影视剧竟然这么透彻地谈论外国
文章图片

对于自尊的敏感和焦虑在《北京人在纽约》中被进一步放大 , 王起明可不像顾颜那么隐忍 。 曹桂林所著的长篇小说《北京人在纽约》最初发表在文学杂志《十月》上 , 原作所讲述的仅仅是一对华人移民夫妇的奋斗史 , 电视剧在小说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量争风吃醋的感情戏码 , 如从一见面起便莫名觊觎郭燕的制衣厂老板大卫 , 就是一个原作中并不存在的人物 。 大卫凭借金钱从王起明手中夺走了他的妻子 , 隐喻着美国夺走了中国移民的自尊 。
美国|以前的影视剧竟然这么透彻地谈论外国
文章图片

《北京人在纽约》(1993)
另一个华人女性阿春适时地出现 , 她被一无所有但一身傲骨的王起明所吸引 , 不仅对他投怀送抱还赞助了他一笔创业资金 , 这个织女一样的阿春同样是电视剧的原创人物 , 她的真正作用是安抚王起明受伤的自尊心 。 除此之外 , 电视剧还添加了阿春用中医为儿子施治 , 被傲慢自大的前夫告上法庭的情节 , 如此编排当然也是为了刺激观众的民族自尊心 。
美国|以前的影视剧竟然这么透彻地谈论外国
文章图片

阿春告诉王起明:美国既不是天堂 , 也不是地狱 , 而是战场——「你不害别人就等着别人来害你好了 , 你不要抱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放 , 这是美国纽约 。 要不等死 , 要不就去害别人 。 」这番话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对于美国社会的认知 , 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认识 。 中国的美国的、计划的市场的、西方的东方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种种宏大叙事扭结在了一起 , 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
美国|以前的影视剧竟然这么透彻地谈论外国
文章图片

对此 , 冯小刚的回应是:「不希望人们在我们的片子里寻找政治 , 我们的基本目标是娱乐 。 」但他又说:「这里确实有我们的情绪在里面 。 美国人拍《龙年》可以把中国人写得一塌糊涂 , 我们拍《北京人在纽约》只是拍出了一点感受而已 。 美国警察对我们非常横 , 他们说的话那是在侮辱中国人 。 我觉得他们应该允许我们演一下对美国和它那儿的人给我们的感受 。 」
冯小刚的回应显示 , 自尊的确是他关心的首要问题 。 王起明找回自尊的方式之一是接受了阿春的「狼性哲学」 , 想尽办法发家致富 ,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和王起明同在中餐厅打工的大李和在纽约街头敲桶的黑人 , 在电视剧中他们都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
美国|以前的影视剧竟然这么透彻地谈论外国
文章图片

王起明另一种找自尊的方式则是贬低美国的文化 , 他说:「美国人只崇拜三种人 , 电影明星、体育明星和成功的商人 , 这三种人都有天文数目般的钱!」
然而他的女儿宁宁却被这种文化所吸引 。 与大卫冲突是为了捍卫丈夫的自尊 , 与宁宁的冲突则是为了保卫男性的另一种自尊——父亲的自尊 , 再次夺走他自尊的同样是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