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者周刊&莫言:如果不是因为写了《生死疲劳》,我估计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 二 )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过:
“《生死疲劳》具有说书人的声音,而这声音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一种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总体性路径: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一切如轮回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不是与他的世界对抗或从他的世界出走。从根本上看,人是在承受、分担和体现世界的命运。人物带着他的整个世界行动和生死。”
书中看似是在写西门闹经历的六次转世,但实际上他的每一世都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作者用不同的动物来诉说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改变。从这些动物的命运,看到社会的发展,看到蓝脸一家三代经历人生的生死疲劳,然后感悟我们个体在时代潮流中必须做出的牺牲与妥协。
出版者周刊&莫言:如果不是因为写了《生死疲劳》,我估计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
文章插图
以前总觉得,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诺大的世界里的一粒细沙,世界和社会的变迁其实与我们个体的直接关系并不大。但通过阅读这本《生死疲劳》,却发现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的命运,其实也是世界命运的一部分。
我们很渺小,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好好爱惜自己、享受生活;我们的生活很难,但是命运自有安排,我们没必要自暴自弃,独尝艰辛!
结语在创作《生死疲劳》前,西门闹的故事已经在莫言的头脑里酝酿了很长时间,但由于想不到合适的结构,因此迟迟未动笔。直到他去参观了承德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庙宇,看到墙上那些关于六道轮回的壁画,他一下就想到了小说的结构,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写成了这本书。
虽然创作的时间不长,且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它所寄寓的哲理却极为深刻。整部作品无不体现着作者的探索精神与艺术灵气,而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更可称得上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出版者周刊&莫言:如果不是因为写了《生死疲劳》,我估计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
文章插图
小说首版于2006年出版,至今已经更新了好几个版本,我看的是最新版本,它收录了全新再版序、莫言漫像、莫言题词,更有助于读者了解本书创作背后的故事。


书中还特别梳理了人物关系图,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主要人物关系; 所包含的5幅原创插画,则很好地还原了本书的精华场景,非常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