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专访《长津湖之水门桥》导演徐克:不去想个人风格,只想讲好故事( 二 )


包括还有大家在预告里看到的火焰枪 , 我曾经也很担心火焰枪的危险性 , 我们片场是对防火有很高要求的 。 其实火焰枪的火焰完全可以用CG画出来 , 或者现场只是有一点点火 , 全靠后期把它放大 , 但那个感觉还是会有些不一样 。 所以我们还是选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 尽最大可能实际拍摄 , 再用一些后期的手法来进一步优化它 , 达到我们想要的戏剧效果 。
问:《长津湖之水门桥》大多是在冰天雪地中的戏 。 在技术层面上 , 剧组是如何打造寒冷的感觉的?
徐克:如何能让观众感同身受 , 是我们主要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 我们在拍大风雪里开战的戏份的时候 , 不能只靠自然风、自然雪 , 自然风雪往往难以满足我们剧情的需要 。
首先是风 , 我们光是吹风组就有三队人马 , 他们每个队都有自己特殊的吹风方法 , 要靠几组人相互配合 , 才能达成最好的效果 。 因为风作用的范围很大 , 人工造风然后让风把雪吹起来 , 这个工程是很大的 。 每换一个场景 , 我们都要花很多人力和时间去布置造风的工具 。 至于造雪 , 那就更困难了 , 雪在这个电影里是很重要的 。 我们往往需要三种雪相互配合 , 飘在空中的、飘在人物背景中的、飘在人脸上的 。 地上的雪 , 也很有学问 , 我们要拍演员在地上做动作 , 就要考虑如何让演员站得住、能够顺利完成动作 。
徐克|专访《长津湖之水门桥》导演徐克:不去想个人风格,只想讲好故事
文章图片

问:预告中 , 演员们的睫毛上都挂着冰霜 。 片场有多冷?在这样的片场中拍摄 , 有哪些困难?
徐克:冷确实是个问题 。 首先是冰雪 , 冰雪有个特点 , 就是很滑 。 当雪下到一定程度 , 就会结一层冰 , 就滑得不得了 。 雪刚开始下的时候 , 因为还没有下实 , 不能很好地承重 , 在有些地方演员就会站不住 , 不好做动作 。 再有就是我们每拍完一条 , 地上都有一大堆脚印 , 我们就要花时间把雪复原一下 , 重新整理地面 , 再重新来过 。
其次是风 , 大风刮起来的时候人会很难受 , 你再怎么把自己包起来都没有用 , 可这恰恰就是当年那些战士们所面对的自然环境 。
问:在《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拍摄过程中 , 有没有什么困难是让您格外印象深刻的?
徐克:在拍摄过程中 , 每一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 比如拍炸桥的时候 , 我们就必须精心记录(拍摄用的)火药、子弹、信号弹的使用情况 , 如果出现“库存不足”的情况 , 就会很麻烦了 。
制作的过程像是打了一场仗
问:现在回想起来 , 是什么让您决定参与《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您是如何考量的?
徐克:博纳让我参与这个项目的时候 , 我就讲过 , 我认为这个事情很值得做 。 因为抗美援朝是一个很特殊的历史事件 , 在这段历史中 ,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是如何面对很强大的敌人的 , 又怎么建立起中国在世界上坚强而有民族精神的形象的 , 这是很重要的一段历史 。
所以 , 要拍“长津湖战役”这个题材 , 还是很有压力的 。 但能做这个事情 , 我觉得是很值得的 。 能让自己进入到那个世界里面 , 对历史的发生过程多点了解、多点体验 , 能去展现当时的人、现在的人对这个故事和这段历史的态度和感受 , 我觉得都是很有意义的 。 所以 , 我就接下来了 。
接到之后 , 我首先考虑的问题是 , 如何把凯歌、超贤和我三位导演的风格融合在一起 , 一起完成一部史诗式的作品 。 这个题材截然不同 , 我们要极其谨慎 , 这个题材所展现出的主题和精神世界是严肃宏伟、壮观激情的 , 历史、真实人物所酿造出来的内涵和重要性也非同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