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开端》:三流故事,二线演员,一等营销( 二 )


毕竟连官方自制物料都能用小图案剧透 。
在《开端》的豆瓣评分页面 , 甚至还出现了“因为期末考试没空追剧 , 只能看影视博主分析”的学生党评论 , 即使没真正点开过剧集本身 , 也不妨碍这种另类“追剧党”为《开端》打下高分 。
感谢无处不是“前方高能”的中文互联网 , 信息碎片化时代 , 随时随地都能发现追剧新方式 。 当然了 , 最大的前提是:剧透反对者慎入 。
别只盯着无限流不放
无论是中文网络特有的无限流网文题材 , 还是外国影视中常见的“时间循环”科幻概念 , 这类影视作品的看点更依赖于精巧复杂的结构设计 。
从故事本身出发 , 《开端》的世界空间被局限在嘉林这座虚构的城市里 , 而一辆45路公交车 , 10名演员 , 就构成了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场景 。 主角的最大任务 , 也只是阻止爆炸解除危机 。
必须承认 , 放在群英荟萃的“无限流”界 , 《开端》充其量只是个入门级悬疑故事 。 但当剧情文本本身被无限地拆解、压缩、细化 , 《开端》的走红亦证明了其优点不止在故事身上 。
最常被拿来和《开端》对比的《源代码》 , 就是典型的靠剧情取胜的悬疑电影 。
正如《三体》作者刘慈欣所说:“要用潮水般的真实细节融入科幻作品中 , 将科幻故事写得像新闻报道一样 。 ”
《开端》的创作团队正午阳光 , 就是用他们最擅长的现实主义议题填补了剧情悬疑元素偏弱的不足 。
《开端》第一次饱受好评的高光时刻 , 是第八集爆炸案真凶终于水落石出 。 在前八集中 , 比起一路破案解密带来的观影爽感 , 《开端》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
《开端》把故事铺垫的任务交给了公交车上的所有同路人 , 每一集 , 都成了一个小型“单元剧” , 表面上男女主在排除公交车上每个配角的作案嫌疑 , 实则是讲述路人们的暗线故事 , 写尽生活的酸甜苦辣 。
只要追过《开端》 , 一秒就能get到老焦这句话背后的辛酸 。
在45路公交车上 , 有凑热闹专业户的网红主播、徒有一身肌肉的健身猛男、随身带着各种药品“百病成医”的婆婆;有出狱后远赴千里 , 给早已断了联系避嫌的儿子送西瓜的瓜农;有身背巨债 , 却因工地出事丢了工作 , 但仍要坚持供养女儿上学的农民工;还有主角团唯一指定队友 , 二次元爱好者宅系青年……
“公交车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 , 也能被视作高度浓缩的社会横截面 。 ”当重点落在真实世界的人情世故 , 这些给予配角的大量笔墨描写成了支撑故事发展的真正支柱 。
对于这些没有上帝视角的剧中人 , 他们受制于现实的社会规则 , 是完全脱离于循环结构的人 。 每一次循环 , 他们再次回到生活推进路上的某个节点 , 他们的每一个生死抉择 , 都是最庄重的、没有退路的最后决定 。
他们是真正“打破循环” , 与屏幕外的观众达成共情的人 。 在《开端》里 , 破局只是开端 , 入局才是关键 。
更正一下 , 现在俺们二次元不流行当“光之使者” 。 听过《孤勇者》吗?“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还有亿点点细节
有人说 , 《开端》是首部国产无限流电视剧 , 谁赞同、谁反对?
但如果说 , 《开端》是“正午阳光宇宙”首部集大成者 , 相信大家都会会心一笑 。 毕竟《开端》在各大社交平台的宣传账号 , 就是“正午阳光祖传账号” 。
就拿官方微博@电视剧开端 来说 , 就是早已驻扎新浪微博多时的“老熟人” , 从《山海情》、《乔家的儿女》再到《开端》 , 用的都是同一个微博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