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界!文艺评论 | 戏曲如何破圈?先从破陈见开始( 二 )


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尽管近年来戏曲与游戏的联姻并不少见,但主动的一方往往是游戏公司。一家戏曲院团的掌门人告诉笔者,他们曾经邀请一些up主到剧场看戏并制作短视频,但并没有为演出带来更多的年轻观众,这多多少少打击了他们进一步尝试的积极性。
院团积极性受挫背后,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戏曲破圈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弹幕上齐刷刷的“DNA动了”就是答案之一。它提醒我们,戏曲除了是一种具体的文艺样式之外,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当它通过“要素传播”的方式在今天的大众文化场域被重新看见和发现,是可以激活镌刻在受众基因中的文化记忆并由此真正扩大传统文化辐射半径的——而这无疑将成为戏曲未来发展最为坚实的土壤。
戏曲界!文艺评论 | 戏曲如何破圈?先从破陈见开始
文章插图

而答案之二,恐怕就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陶庆梅所说的,任何一种传统艺术都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与自己所处时代的对话,然而戏曲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强大的完整性,使得今天很难对它进行一步到位地整体性创新,反倒是通过破圈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类型发生的碰撞、融合、叠加,有可能使得戏曲一点点在局部甚至细节处呈现出新的形态,生长出新的枝丫,绽放出新的花蕾。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王珮瑜。几年前,针对这名京剧坤生因频频跨界出现在各种和京剧乃至戏曲关系不大的节目中而引发质疑的状况,戏曲评论家傅谨曾经在《文汇报》撰文,提出扩大戏曲的朋友圈,“需要张火丁也需要王珮瑜”。今天,我们或许可以将这个判断再往前推进一些——对于戏曲这样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原汁原味的传承和展现当然重要,将其进行要素分解之后,与其他样式和媒介进行融合实现跨界传播同样重要。
破圈是破壁垒,更是破陈见,只有营造包容开放创新的生态,让圈内圈外产生积极正向的碰撞交流,戏曲才能更好地破圈。




作者:邵岭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范昕
【 戏曲界!文艺评论 | 戏曲如何破圈?先从破陈见开始】*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