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河南考古2021:安阳洹北商城制骨、制陶作坊发掘( 二 )


洹北商城作坊区2018-2019年度考古发掘
洹北商城铸铜、制骨作坊遗址发掘始于2015年 , 目前已出土大量遗物 。 2018年10月至今 , 共清理灰坑共150座 , 墓葬共41座 , 房基共4座 , 水井4眼 , 窖穴3个 。 房基规模均较小 , 其中F17土质较乱 , 含大量碎陶片、兽骨等 , F20有三个柱础 , 柱洞底部用碎陶片填实;灰坑多数形状都不规整 , 内填大量的铸铜、制骨、生活遗物 , 推测与制范、醒泥生产活动有关;多数墓随葬有陶器 , 部分随葬有青铜觚、爵、斝、戈等 。 最南排9座墓葬 , 东西向排列整齐 , 有一定的规划性 , 显现出家族墓地的特征 。 工匠墓地的发现与确认 , 对于研究手工业生产的组织、管理至关重要 。
安阳:“洹北商城”考古项目填补商代中期手工业作坊的空白
时间:2020-12-31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
洹北商城考古项目除了都城布局、形制等研究方向以外 , 还有哪些重要的发现?12月30日, 采访人员从2020年安阳市考古新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 通过2020年考古勘探与发掘 , 进一步确认了洹北商城时期的手工业作坊区的范围 , 填补了商代中期手工业作坊的空白 。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研究员何毓灵介绍 , 洹北商城考古项目新发现制陶作坊 , 并找到了制骨作坊的中心区 , 为深入探讨手工业园区的布局与内涵打下了基础;经过初步的整理与研究 , 对于洹北商城时期的铸铜、制骨技术特征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
据介绍 , 1999年 , 中外学者联合在安阳洹河流域开展区域考古调查 , 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商代晚期城址 , 这就是“洹北商城” 。 根据地层关系及碳 14 数据推测 , 城址的年代略早于以小屯为中心的传统殷墟 , 和小屯是一前一后的两座商代都邑所在 。 洹北商城的发现 , 改变了之前学术界对殷墟的认识 , 改写了传统“殷墟”的概念 。 2006年 , 洹北商城和传统的殷墟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2015年起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连续6年在洹北商城宫城北墙以北570米 , 韩王度村东、村北进行洹北商城手工业作坊区发掘工作 。 2020年发掘工作分为两部分 , 一是继续完成2019年发掘工作任务 。 发掘目的仍是在手工业生产操作链理论的指导下 , 深入揭示洹北商城铸铜、制骨作坊的功能布局 , 生产技术 , 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 在此基础上 , 为手工业生产技术、传承、产品分配、社会礼制等各项研究提供坚实的材料 。 继续发掘铸铜作坊区相关遗存 , 特别是北侧的大型灰坑 , 以及工匠墓地 。 并通过钻探、探沟的方式 , 确定作坊区的范围;其二是对作坊区西部新发现的制骨、制陶作坊进行试掘 。
何毓灵:手工业考古视域下的洹北模式
黄河学专题:商文明系列讲座(第七讲)中国考古百年纪念学术讲座
讲座题目:手工业考古视域下的洹北模式
主讲人:何毓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侯卫东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0日(周日)下午15:00—17:00
讲座主要内容:
2015年至2021年 , 在手工业操作链理论的指引下 , 经过数年的连续发掘 , 洹北商城手工业作坊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 以铸铜、制骨、制陶为主的工业区内发现大量与手工业生产相关的遗迹、遗物 , 为研究商代中期手工业考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独特的“嵌范法”铸铜技术、“剥片式”制骨技术 , 甚至是制陶技术都彰显出此时守正创新的理念 , 与早、晚商相比 , 其特征更为突出 。 这种不同行业均表现出的独特性应与当时的大的政治环境有关 , 我们暂称其为“手工业考古视域的洹北模式” 。 礼制或社会需求是洹北模式产生的最大动力 , 但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工匠则是直接动力 , “透物见人” , 工匠墓地的发掘同样为研究洹北模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