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专访丨楚建锋:其实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生活和故事( 二 )


书中所说的故事其实非常平和,这些故事中的很多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稍不留神就溜走了。《山顶荞麦花怒放》写的是我父亲的故事,父亲出生陕南的乡村一隅,在那个民不聊生的烽火年代,因为日寇的侵犯,父亲和祖父过得很不容易。但他们坚强地开荒种地,维持生计。是什么让他们活了下来?我想其实是一股劲,一种精神的力量。《夜枕稻浪》《竹林花开》《远去的锣声》《问渠》,还有《月亮走,我也走》等,折射出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那种勤劳和质朴、坚韧,不管环境如何,好也好,坏也罢,都要坚强地活下去,这正是我们民族的美德。我希望把这样一种精神力量传递出来。
还有我身边的人,比如小区里的洗衣工,比如楼市里的售楼员,公园里的舞者等等,和他们近距离接触以后,会感觉到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
汉江$专访丨楚建锋:其实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生活和故事
文章插图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1999)剧照。影片讲述了母亲招娣与父亲骆长余相知、相爱、分离,最终相守一生的故事。
故乡永远是那个水乡小镇
新京报:可以说说故乡的故事吗?书中很大一部分内容也和乡情、乡愁有关。记忆中的童年的汉中,和现在的汉中有哪些不同?它对你的性格,你后来的生活有带来一些影响吗?
楚建锋:我出生在铺镇,在汉中城东,是一座千年古镇,又叫十八里铺,离汉中市中心九公里,也就是书中化名的“沙窝村”。因这里全是沙子地。这里曾是汉江古渡,是自湖北汉口至陕西汉中最大的水运码头,也是汉江上行载重吨位较大船舶的终点码头。这里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是汉江船运最繁盛的港埠。铺镇地处汉江北岸,今属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铺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北部多为丘陵;中南部为平坝区,属汉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东南部为河滩地带,属汉江漫滩阶地。我出生就在东南部。
临水而居,养育了十八里铺。小镇就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城市。镇上有十多条街巷,江南风格的木屋高低错落、商铺摊点林立,茶楼戏院俱全,一年四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现在的古镇乃至汉中,已经是今非昔比,一江两岸,非常的现代化,走在大街上,高楼大厦,夜间到处都是各种夜市,灯火辉煌,人丁兴旺。但在记忆深处,故乡永远是那个水乡小镇,那种田园风光让人很难忘记。
铺镇对我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影响。汉江是中国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汉中南屏巴山,北依秦岭,过去的“天府之国”,其实最早指的就是汉中。余秋雨曾经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那就是汉中。”我父亲出生的地方叫汉王镇,汉王镇是汉高祖刘邦当年封汉王之后的屯兵之地,等于是大汉民族的起点。
因为从小生活在这里,所以我身上更多地体现出这个地方的特性:这里既属于西北地区的陕西,又靠近四川,兼具两个地方的人文气象。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成长,也因为我是军人出身,我的性格比较豪迈,有着军人的气质;但又因为入伍以后,我主要从事新闻工作,后来又进入了地方政府、媒体和学校,所以我的身上,书生味可能更多一些。
新京报:在谈及创作初衷时,你数次提到了父母的故事。书中也有大量的篇幅和父母的故事有关,比如父母住山垦荒,修渠架桥,运碳砌灶,父亲学木匠、做木匠,以及去大伯家借粮,妈妈学做毛姑姑等。在你心目中,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对你的成长带来了哪些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