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二 )


打磨
记:创作过程中你认为“难”在哪?
周:回首创作历程 , 我觉得这个“难”是全方位的 。 从题材的切入角度 , 到舞台的每一个画面 , 从每一处细微的妆发 , 到演员的眼神、呼吸 , 剧组所有主创老师和演员都是迎着困难努力前行 。
我还记得 , 在刚决定这个题材后 , 韩真、珺蕊 , 我们三人坐在我家的小花园里 , 整整三天 , 什么也没有想出来 。 这和之前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形成鲜明对比 , 因为相较于“青绿”来说 , 《永不消逝的电波》这类谍战题材的历史资料、影视剧资料等都很充足 。 对叙事性舞剧 , 我们在之前的创作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 但“青绿”不一样 , 它是大写意风格 , 这也是我们需要突破的地方 。 特别是《千里江山图》 , 要从这幅没有太多人物和情节的画卷中寻找一个舞剧的建构 , 寻找一个推进的纽带 , 难度非常大 。
接下来我们就买书学习 。 除了书 , 还搜罗纪录片和视频资料 。 后来 , 故宫派了文博专家支持我们的创作 , 专家老师看到我们摆在桌子上的书 , 都很感动 , 认为剧组是在非常用心地做这件事 。
记:观众对《只此青绿》的许多历史细节呈现都是点赞的 。
周:这真的要感谢各位历史和文博专家学者 , 我切身地感受到他们对待传统文化、历史文物的严谨 。 比如说舞台上演员使用的古琴 , 放在膝盖上的 , 老师们指出这种琴是膝琴 , 长度在一米以内 。 还有翰林画院里面挂什么样的画 , 挂谁的画 , 是否符合史实且不会有争议 , 这些也很有讲究 。 还有点茶的知识 , 挂画的知识 , 手持的青篦扇……可以说舞台上的呈现都是严谨到了细节 , 甚至观众可能忽视的地方 , 我们也是精心打磨 。
记:为什么在这些地方下如此深的功夫?
周:对一部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作品 , 我们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去创作 。 在和我们的文博顾问王中旭的一次交谈中 , 我们提及《千里江山图》已经九百多年了 , 它会不会消失?他很坚定地告诉我们:“我们守护它一日 , 它便完好一日 。 在我辈手上 , 《千里江山图》不会消失 。 ”这幅千古名画能够流传至今是如此不易 , 我们将它搬上舞台 , 自然要精益求精 , 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
记:但作品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 。
周:是的 , 创作的主观性 , 决定了不可能做到让每个观众满意 , 特别是这种传统文化主题 , 是主客观结合的创作过程 , 你没有办法复原每个人内心的《千里江山图》 , 只能在舞台上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 但通过不断学习 , 你能够解析和诠释得更加深入 , 让更多的观众共鸣 。 事实上 , 这么多年的编导 , 我也学会了接受批评与遗憾 。 有时候 , 遗憾也是一种美 。
“慢板”
记:这部舞蹈诗剧的创作时长有多久?
周:差不多一年零八个月 。 前一年进行资料收集和各种学习 , 后面才进入创作和排练阶段 。
【舞台|“青绿”千载,山河无垠】很多观众不理解 , 说“一段6分钟的舞台表演 , 怎么会用那么长的时间”?其实 , 春晚舞台上你看到的《只此青绿》只是这部舞蹈诗剧中的“青绿”片段 。 整部诗剧总长近两小时 , 分为“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总共七个纲目 。 另外 , 春晚的6分钟也经过了重新编排 , 全剧中“青绿”女子群舞的片段完整时长有11分钟 , 在B站上的片段也有8分钟 。
记:春晚为什么选择了“青绿”这个片段?
周:在全剧七个纲目中 , “青绿”和“入画”是写意部分 , 整部剧里这两段是能够表达《千里江山图》中青绿设色之美的段落 , 而央视春晚导演组最终也选择了“青绿” 。 这也有客观原因的限制 。 “入画”这个部分曾被收录到《国家宝藏》展演季当中 , 看过的观众就有印象 , 它需要转台呈现 。 但要将转台放在春晚舞台上 , 因为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 是不可能呈现的 , 因此最终呈现的是“青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