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烙笔生花绘山水 火画葵扇技艺绝( 二 )


在许多旧电影里 , 我们常常能看见这样的镜头:一个老人或者一个小伙子 , 穿着对襟的小白短褂 , 手上摇着一把大大的葵扇 。 小孩子若不听大人的话 , 大人一气之下 , 便用手上正拿着的葵扇 , “啪”的一声拍到小孩的脑袋上去 。
新会葵艺厂的最后一任厂长
在江门新会 , 其所产蒲葵 , 叶大而韧 , 骨骼均整 , 色泽光鲜 , 质轻柔软 , 加之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使得葵扇高雅而又实用 。 新会因此有“葵城”之誉 。
在最鼎盛的时期 , 新会葵扇销售量曾达每年1.2亿柄 。 据廖惠林回忆 , 当时 , 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葵扇 , 补贴家用 。 1972年 , 新会葵艺厂发布公告 , 招聘一批制作葵扇的工人 。 由于有美术功底 , 16岁的廖惠林成功应聘 , 成为葵艺厂里的一名学徒 。 一把葵扇的制作过程 , 可分为“前工序”与“后工序”两大类 , 包括种、采、晒、剪、焙、焗、漂、染、合、画等前后20多道流程 。 而廖惠林则被分配到综合车间的烙画组 , 跟着师傅学习 。
1988年 , 时任新会葵艺厂厂长的廖惠林随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巴黎法共节 , 做现场火画葵扇表演 , 引起热烈反响 。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 火笔改成电笔 , 通电后 , 铁笔就能加热 , 温度可以自己控制 。 而随着电扇、空调的普及 , 新会葵艺业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萎缩 。 1999年10月 , 廖惠林所在的国营厂倒闭了 。
召集下岗工人组建葵艺开发中心
当葵艺厂倒闭时 , 廖惠林已经做了27年的葵艺制作 , 见证过葵艺市场的全盛时期 , 也见证过葵艺市场的萎缩 。 “我们都很迷茫 , ”在其他工人纷纷转行 , 自谋生计的时候 , 廖惠林却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 。 1999年12月 , 他组织下岗师傅和艺人自掏腰包 , 创办葵乡传统工艺品开发中心 , 进行作坊式经营 。 “不能让葵艺断在我的手上 。 ”
由于资金有限 , 廖惠林把自己在新会悦洋街一个约60平方米的旧房子拿出来 , 当作工场 , 又另外租了一家面积不大的出租屋 , 作为摆放原料和成品的仓库 。 在60平方米的工场里 , 连同廖惠林在内的7个葵艺师傅做出了一把又一把精巧的葵扇 。
2002年 , 应新会葵博园邀请 , 廖惠林入园经营和现场演示葵艺加工的各种操作工艺 。 随着新会区政府对新会葵艺的保护和传承日渐加强 , 群众对新会葵艺的认识也逐渐加深 。 廖惠林接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 “葵艺的传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
葵艺传承绽放新魅力
2008年 , 新会葵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9年 , 廖惠林成为“新会葵艺”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在廖惠林的创作中 , 他把新会美景绣到《小鸟天堂》绣织扇上;借鉴国画、剪纸、浮雕等表现手法 , 以贴画形式创作《长寿》绣织扇等;而他擅长的核心工艺品——“烙画扇” , 则是用电烙笔在葵扇面上作出精美的画 , 让普通葵扇焕发生机 , 让葵扇兼具使用和观赏价值 。
但葵艺品原材料不足、人才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廖惠林 。 “年轻一辈喜欢到外面闯世界 , 而手工行业需要能沉下心来的传承人 。 ”廖惠林感叹 。
“目前 , 葵艺的保护和传承也遇到了市场瓶颈 。 手工制作的葵艺产品始终无法达到市场化量产的要求 。 ”廖惠林告诉采访人员 , “通过市场去保护去传承葵艺 , 只是我们的一种尝试 。 我希望 , 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 , 找到更好的传承方式 。 ”如今 , 除了收徒弟传授葵艺外 , 廖惠林还常常到幼儿园、学校向师生传授葵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