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去恶&“聊斋”于去恶:隐藏在鬼神小说背后的,是一段残酷历史( 三 )





于去恶&“聊斋”于去恶:隐藏在鬼神小说背后的,是一段残酷历史
文章插图

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为了笼络汉人文士,更加重视科举,可也因为掌握政权的满族另有晋身渠道,他们也不大会用汉语写八股文,所以也太懂得科场舞弊的内幕,于是清初的科场舞弊甚嚣尘上。这一年顺天乡试后,激起落第士子的公愤,顺治皇帝下令彻查,结果顺天乡试案中有3个考官、3个行贿考生、一个传递消息的官员全部处斩、25人充军发配。在随后江南乡试案中,更是一下子杀了18个考官。以上所有犯人的亲属全部受到株连——如此严刑峻法,在历代科考案中还是第一次,着实震慑了百官士民,让此后的考场清明了不少。
【 于去恶&“聊斋”于去恶:隐藏在鬼神小说背后的,是一段残酷历史】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科考案,更有政治的考量。清兵入关后,各地汉人的反抗此起彼伏,让满族统治者很是头痛——征服容易,归心却难。此时,通过如此严刑峻法,既可以杀人立威,又能收揽民心——反正杀的都是汉人,自是不会手软。这场背景复杂的科场案,蒲松龄以鬼神小说的形式写出,并将之归功为张侯巡视人间的结果,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人间不值得,他便创造了一个平行的阴间世界。无奈,阴间也差不多,都需要一个“青天大老爷”,才能真正的“扬善去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