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徐克:为什么活着的只有伍万里一人?( 三 )


徐克:吴京跑来跟我谈人物的时候 , 情绪常常会表现得很强烈 。 他每天都带着千里这个人物来到我身边 , 跟我去谈千里这个人 , 我能感受到 , 他想把千里这个人物有血有肉地表现出来 。
伍千里不是一个冷血的人 , 但也不是一个心软的人 , 这两点就很矛盾 。 他骨子里有军人的纪律性 , 但是亲弟弟也来打仗了 , 生死关头的战场上 , 两兄弟之间的感情关系更加复杂 。 对演员是很大的考验 。
有时候 , 当他扛着枪在雪地里 , 我会想 , 他到底是千里 , 还是演员吴京?
这就是另一种复杂了 。 如果你只是吴京 , 拍完千里的戏之后 , 你还是会回到一个演员身上;可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千里的话 , 那就麻烦了 , 当你一直在现场的拍摄环境里 , 沉浸在真实感的氛围中的时候 , 演法就很不一样 。
徐克|徐克:为什么活着的只有伍万里一人?
文章图片

《中国电影报》:易烊千玺呢?
徐克:易烊千玺是把人物完全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 我和他聊戏的时候 , 他不会把他将要怎么演讲得很直接 , 他每一次都是去感受 , 感受这场戏是怎么样的 。 他会把他的想法在表演中展现出来 。 拍摄过程中 , 我们常常会觉得 , 原来他是这样去表现人物的 , 有时候有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可能性 , 他也会尝试放进角色里面去 。
我看过他别的戏 , 我发现它每次的样子都不太一样 , 有一两次 , 我甚至怀疑 , 这是易烊千玺吗?怎么好像长出了另一个人的样子?不只是造型 , 精神状态也是彻底变了个样子 。 如果把《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的万里摆在一起 , 你也会发现 , 根本就是两个人 。
《中国电影报》:电影结尾 , 整个七连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徐克:根据历史 , 是只留下了一个人 。 这看起来是遗憾 , 但正是那个人生存下来了 , 才让我们知道了 , 他们的故事是什么 。 如果连他都不存在 , 那我们连这个故事都不知道 。
《中国电影报》:留下来的那个人 , 为什么选择了万里?
徐克:我问过自己 , 也问过团队 , 为什么是万里留下来?而不是千里 , 不是其他人?我们做过很多尝试 , 最后还是让万里留下来 。 因为万里是我们新一代的希望 , 长辈们的牺牲换来了下一代的和平生活 。 保家卫国 , 为了新一代 。
我们抱定了团结精神
也像是打了一场仗
徐克|徐克:为什么活着的只有伍万里一人?
文章图片

《中国电影报》:现在回想起来 , 当初是什么让您决定参与两部《长津湖》的?
徐克:我认为 , 这个事情很值得做 。 抗美援朝是一个很特殊的历史事件 , 在这段历史中 , 我们看到中国人如何面对强大的敌人 , 又怎么在世界上建立起坚强的民族形象 , 这是一段很重要的历史 。 也正是如此 , 拍“长津湖” , 也很有压力 。
《中国电影报》:关于如何合作这件事 , 你们三位导演当初是怎么商量的?
徐克:我看完兰晓龙的剧本后 , 第一时间就赶到了上海 , 找到总监制黄建新 , 希望他能解答我心中无数的疑问 。 当时 , 他正在摄影棚里忙着拍《1921》 。 那天的午饭时间 , 我们两个人完成了一次紧张又有效的沟通 。 那顿饭之后 , 黄建新就成了我们三位导演之间的“穿插连” , 他在我们之间游走、协调 , 传达我们各自的想法 。
拍摄时 , 除了陈凯歌开机在浙江取景外 , 其余时间 , 我们三个摄制组都保持在相隔不超过10分钟的车程范围内 , 这样可以更好地相互接应和支持 。 我们还在三个大组之间建立了枢纽中心、总筹划、总后期 , 负责汇集拍摄素材、安排拍摄事务和最终处理拍摄素材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