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在外漂泊的70后:青春不再来,故乡慢慢远去( 二 )


过年的时候,烟火味就更重了。
从冬至节熏腊肉开始,父母就没有闲着。准备年货,不仅仅是一家人的事情,还常常是左邻右舍一起做“大事”。
比方说,“抖糍粑”,就需要好几个壮年人,一起发力,否则就做不成。
闻一闻,家乡的烟火味,就在脑海里,始终没有消散。
70后&在外漂泊的70后:青春不再来,故乡慢慢远去
文章插图
04
父母,已经远去了。
不知道,您的父母还在农村吗?我的父母,早已离开农村多年。
五年前,父亲过世了,回农村的次数就更少了。只有清明节,姐弟三人,回去扫墓。
母亲常说:“有机会,把老房子拆了,建一栋小洋楼。”
大姐说:“建洋楼?你去住吗?村里有十多栋房子,没有人住,还容不下你?”
母亲就不说话了。
去年回村去扫墓,打听了一下,原来有一百多人的村庄,现在只有几个老人,还在坚守。有的人家,好几年都没有回来过了。
我们回城的时候,村里的二伯一路追了很远,他说:“要多来,回城后打电话......”
二伯生了两个女儿,都远嫁到外县去了。他的生活,有多孤独,我能想象得到。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多了伤感,少了欢乐。回去,只能勾起心酸的记忆。最怕的是,父母永远离开后,自己连根都找不到了,像丢了魂似的。
70后&在外漂泊的70后:青春不再来,故乡慢慢远去
文章插图
06
玩伴,已经远去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是不是,你和我一样,回乡的时候,被当成陌生人?
很多人以为,过年的时候,可以看看童年的玩伴。到头来,还是会特别的失望。很多玩伴,没有打算回乡了,一直在漂泊;有的玩伴,回到了家乡,但是不会回村,他们在县里买了房子,在县城过年;还有一些玩伴,早已失去了联系。
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异乡的街头,遇到了玩伴,居然不敢相认,彼此对视很久,都想不起是谁,不敢叫对方的名字。
唯有乡音,才能确定,对方真的是“老乡”,大家可以用家乡话,聊一聊,叙叙旧。
没有了玩伴的故乡,缺少了欢声笑语,少了童趣。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很不是滋味。
70后&在外漂泊的70后:青春不再来,故乡慢慢远去
文章插图
07
结束语。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我们总以为,等自己老了,还能携一家老小,回故乡养老。认真想一想,真的不太现实。不是条件不够好,而是我们的心,早已习惯了漂泊,无法再一次融入到故乡了。
一个人漂泊太久,就像浮萍一样,没有了根。
如果可以,回乡住几天,吹一吹晚风,看一看月亮,就心满意足了。
70后的人,你在哪里?是不是,告别故乡,远走他乡,不知归期?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