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院本金陵图@读书 | 薛冰:佳丽东南信莫俦——《石渠典藏·金陵图》漫谈( 二 )


清高宗并多次命宫廷画师仿画《宋院本金陵图》。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53册记载,乾隆五十七年(1792)正月“二十日,接得员外郎金江押帖,内开正月初八日太监鄂鲁里交杨大章仿画宋院本金陵图手卷一卷。传旨:交启祥宫冯宁仿画。钦此”。也就是说,杨大章仿作完成之际,即交冯宁据以仿作。此卷卷尾署款“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臣冯宁奉勅恭仿宋院本金陵图”,前后历时近两年。《石渠宝笈》三编对此有著录:“冯宁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一卷。本幅纸本,纵一尺七分,横三丈四尺二寸五分,设色画江乡城郭,人物熙恬。款:臣冯宁奉勅恭仿宋院本金陵图。钤印二:臣、宁。卷内钤:高宗纯皇帝宝玺、乾隆御览之宝。”现画卷上另有“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及“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宗治珍藏”等印,说明此画卷直到清末仍在清宫收藏。1922年逊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方式盗窃故宫文物,清单中即有此卷,后流落民间,为东北金融家彭贤收藏。彭贤曾受张学良之托在抚顺为张作霖修“元帅林”,其旧居彭公馆现为辽阳博物馆。
《宋院本金陵图》如今已无踪迹可寻。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谢遂《仿宋院本金陵图》、乾隆五十六年(1791)杨大章《仿宋院本金陵图》并曾展出。2015年,冯宁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在保利香港秋季拍卖会露面,纸本设色,高35厘米,宽1050厘米。南京德基美术馆斥巨资竞拍,将这一映现南京城市历史风貌的长卷带回南京,作为镇馆之宝。
尽管我们无缘得窥《宋院本金陵图》的真相,但清代宫廷画家的奉旨仿作,即或在技法上与原作会有相差,画面内容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可以相信这一画卷中的景象,即是宋代金陵城的真实风貌。
宋院本金陵图@读书 | 薛冰:佳丽东南信莫俦——《石渠典藏·金陵图》漫谈
文章插图

▲《金陵图》艺术数字展展厅(来源:德基美术馆)
《金陵图》十米长卷,山川城阙,市井风物,历历在目,绘有人物五百余,动物近百头,商铺宅院四十几处,舟船车舆二十多驾,“一例东京录梦华”,可说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图”,对于我们了解南唐金陵城规模格局、宋代建康府市井风貌,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南唐所建、延续宋、元的金陵城,文献记载不多,图画资料绝少。《景定建康志》中的“府城之图”等只是粗略的示意图。《金陵图》则是形象生动的彩画长卷。画卷自右向左,以两处城门为分隔,可分为三个部分,左、右两端都是乡野风光,中部是繁华都市。这两处城门也成为我们判断图中区域的地标。左边一处并列着陆门和水门,城门外水面浩荡,不远即山石起伏,可以肯定是金陵城西垣南门龙光门(亦称龙西门,今水西门)和秦淮中支入江口的水门栅寨门。从《景定建康志》卷五《府城之图》中可以看出,位于龙光门之南的下水门,与龙光门之间尚有一段距离,而北边的栅寨门与龙光门相连。江岸山石则是石头山(今清凉山)余脉。
由此可以推知,右端的城门即金陵城南门(今中华门),门外护濠上有长干桥。在南唐建金陵城之前,长干里地区是南延至南门外越城一带的,此时虽被城墙和护濠隔断,南门外仍有市井延续,相当于今西街地区。由此再向南,便是雨花台余脉丘陵了。
两门之间的商市区,即今门西地区,也即从东吴大市到唐代长干里,再到南唐和宋代的“边淮列肆裨贩”,是延续千年未曾间断的商业中心区,与历代文献中的记载完全吻合。画面中主要绘出的是秦淮河与凤台山之间的繁华市井,秦淮河在画幅上方,所以在画幅的下沿,常常可以看到丘陵山石。画师之所以选择城西南隅这一局部来表现金陵,因为它正是非建都时期金陵城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