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四季轮转 标注岁月( 二 )


对现代农业
有多大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形成以来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风向标 。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 , 如今农业已逐步告别了看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 , 那二十四节气对当今的农业生产还具有多大程度的指导意义?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光、温、气、热、水等因素密不可分 , 二十四节气对当今农业生产仍有指导意义 。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毛凤梧如是介绍 。
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用来表示昼夜的长短;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中蕴含着物候特征 , 启示着气候条件在不断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示降水量的多少;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指示气温的变化 。 这些规律对当今农业生产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特别是各地根据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与当地农业生产相关的农谚 , 易于掌握和传播 , 在农业生产中仍发挥着作用 。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 它为现代农业播种和收获提供时间尺度 。 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寒露、霜降等节气对指导农作物播种和收获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 例如 , 芒种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 , 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 , 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 农谚讲 , “芒种芒种 , 忙收忙种” 。
其次 , 它为现代农业田间管理提供气候预测 。 二十四节气通过温、雨、日照的大致特征 , 能够为现代农业田间管理提供短期的气候预测 。 如冬至节气 , 代表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到来 , 这期间田间管理的质量对来年的收成极为重要 。 以河南小麦为例 , 应提前灌溉冬水保墒、保苗安全越冬 。
第三 , 它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提供预警警示 。 劳动人民将二十四节气与生产经验结合 , 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灾害发生的关键时期 。 如清明节气 , 农谚讲 , “清明前后怕晚霜 , 天晴无风要提防” 。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于湛瑶介绍 , 近年来 ,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农业方面发挥了更为独特而多元化的作用 , 形成了众多与节气相关的农业节庆活动 。 例如国家于每年秋分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 , 各地都会举行形式多样的庆丰收活动 。 同时传统节气民俗活动也十分丰富 , 如山东青岛即墨区周戈庄村在谷雨举行的上网节、广西天等县举行的霜降节、浙江三门县举行的冬至祭冬等 。 节气民俗与农家乐相融合 , 还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 , 促进了农文旅融合 , 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