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娅|28岁两进戛纳,有他在,明年奥斯卡绝对要炸( 三 )


大家鼓励害羞的芭莎也参与到游戏中 , 芭莎不知道表演什么 , 有人建议表演小狗 , 哄闹的大厅顿时安静了下来 。
“他什么时候见过狗 , 狗都被吃光了”
这个突然哽住的快乐向观众侧面介绍了当年列宁格勒战役的饥荒 , 对当时人们造成的心理伤害 。
在当年的列宁格勒战役中 , 因没有生活物资的补给 ,
900多天里
, 人们为了生存吃了所有能吃的东西 。
不止是吃自己的宠物 , 甚至还有人食人的事件发生 。
而颇具讽刺的是 , 电影后半部分里 , 玛莎去拜访男友家 。
男友母亲却牵着一只尊贵的苏俄牧羊犬在悠闲地散步 。
饥饿问题 , 食物分配不均 , 官僚主义横行……各种锋利的问题就这么被导演有意无意间表达了出来 。
不同于其他战后题材电影将镜头投注到大片的废墟景象 , 用刻意的煽情来撩拨观众的情绪 。
《高个儿》关注的只有人 。
毕竟真正的废墟 , 从不是断垣残壁 , 而是人类的灵魂 。
电影中 , 有一对夫妻的故事虽比重不大 , 却最戳泪点 。
士兵因战时受伤导致全瘫 , 脖子以下毫无知觉 。
他在所有人面前都表现出乐观积极的模样 , 唯独无法对自己的妻子伪装出开心的样子 。
士兵现在瘫痪 , 他们有两个孩子 , 还有年迈双亲 。
千疮百孔的家庭 , 全压在妻子的身上 。
他们知道 , 如果士兵回到家庭 , 谁也活不下去 。
在士兵的最后一夜 , 妻子温柔地对他哼着歌 , 士兵眼含热泪对妻子说:
“对不起 , 就因为战争啊 。 ”
他让妻子走了 , 在自己的请求下 , 让医生为自己注实施了安乐死 。
生与死 , 在《高个儿》里变得特别平静 。
但平静之后 , 微微一瞬 , 都是险些崩溃的脆弱失控 , 每个人身上都绷着一根线 , 想要毁灭 。
表面上说“活下来就好” , 但每一件事、每一个处境都在预示 , 死亡才是脱离病态的唯一出路 。
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摇摆 , 《高个儿》带给观众的情绪是层层递进地饱满复杂 。
就拿故事的主角 , 伊娅和玛莎而言 。
两人经过了战火的洗礼 , 她们跨越了死 。
却因芭莎之死 , 始终无法走过生的救赎 。
玛莎偏执地要做一个母亲 , 自己却生殖能力丧失 。
伊娅虽能正常生育 , 却对男女之事保持强烈的排斥与恐惧 。
两个女人对生育显露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 在我看来也隐喻着以战争为线两类人对希望的态度 。
偏拗执着 , 或麻木冷漠 。
两个人的纠缠厮打 , 相守相伴 , 也是另一种病态扭曲的战后自愈过程 。
除了深邃沉重的历史内核和现实思考 , 《高个儿》最令人拍手称赞的是它的视听 。
别看导演巴拉戈夫年纪不大 , 他的执导能力完全不容小觑 。
拿视觉来说 , 巴拉戈夫用最浓郁饱和的色彩来对人物关系进行赋义 。
整个电影用大片的红、黄、绿等深色调充斥 , 充满油画感 。
但这种撞色并未打破电影的忧伤氛围 。
浓烈的色调完全失去了跳动的生机之气 , 与人物的冰冷情绪形成抽象的矛盾对立 。
将压抑颓唐的氛围在大片撞色中显得更加浓重 。
另一个音效更是绝了!
全片几乎没有配乐 , 背景音就是放大的场景音 。
比如伊娅犯病时 , 喉咙发出的嘶哑怪音 。
男友面对玛莎害羞时 , 喉结吞咽口水的声音……
每一个细微的声音都能根据特定情景营造出恐惧 , 压抑 , 窒息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