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姚雪垠自认胜过罗贯中,还说《红楼梦》有红学《李自成》要有李学( 二 )
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评论家刘再复对《李自成》的评论,刘再复接连发表《刘再复谈文学研究与文学论争》、《近十年的文学精神和文学道路》和《刘再复谈姚雪垠现象》三篇重磅文章。
文章插图
刘再复主要观点如下:
《李自成》是“表现高大完美的农民英雄的历史小说”,是“伪浪漫主义最猖獗”时代的产物。
姚以自己的经验来证明自己符合马克思主义,陷入了“我证我”的“怪圈”,其推理和论证充满悖论。
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需要反思,姚的观点不利于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李自成》“后来一卷不如一卷,一卷比一卷粗糙,愈写愈差”。
刘再复的观点代表了当时文坛的主流意见,姚雪垠的《李自成》确实有很多问题并非完美无缺,“高夫人太高”、“红娘子太红”、“李自成则像无产阶级革命家”。
文章插图
姚雪垠对刘再复的批评很是恼火认为是故意诽谤,准备诉诸法律后来冷静下来撤诉了。刘再复后来也承认太激动,双方都有点情绪化,而且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已经不是单纯的文艺争论。
剧作家魏明伦写了篇《仿姚雪垠法致姚雪垠书》讽刺姚雪垠,唱进中南海,蜚声太平洋,伦敦翻译,台湾出版,“小百科全书”如此如此,“魏明伦词条”这般这般。同时魏明伦也承认,据我愚见,《李自成》仍不失为当代文学史上较有价值的佳作,凡写崇祯、洪承畴、张献忠等篇章不愧精彩笔墨,但主角李自成确有“高大全”之弊,老八队亦近似“老八路”矣!姚老若能让人臧否,总结得失,于完成续篇,更上层楼不无裨益。
《李自成》的创作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受到最高领袖毛泽东的支持和保护,姚雪垠才得以完成;再一个特点是时间跨度大文字多,自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到1999年8月姚雪垠逝世三个月后第四、五卷终于杀青付梓,历时三十六年,这部小说的五卷共十二册、约合三百三十万字已全部出版。第三个特点就是一卷不如一卷,连邓小平都说第二卷不如第一卷写得好。
文章插图
姚雪垠以深厚的历史同情心关注和表现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全过程,把以往被史书写成“乌合之众”或“流寇”的农民起义军写得气势磅礴炯炯有神,以至于人们感叹快写成老八路了。因为姚雪垠相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相信农民起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避免不了有拔高美化之嫌。姚雪垠很难逃脱时代的局限性。
《李自成》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地位必须肯定,不能一竿子打倒。中国现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奠基、成熟和绽放确实是由姚雪垠开其绪,由此奠定了姚雪垠的历史地位。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文艺理论家张炯认为,“但我敢说,还没有一部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水平上,超过《李自成》的。在新中国文学史上,正是《李自成》开创了一个长篇历史小说空前繁荣的时代。”(张炯·《在当代历史小说中的地位》)
文章插图
文学评论界也开始重新评论《李自成》,既没有吹捧到天上也没有彻底否定,从文学艺术角度探讨《李自成》的价值。
姚雪垠的性格特点就是过度自负,说什么《李自成》要有”李学“,要与”红学“并驾齐驱。金庸小说被人称为“金学”,金庸说自知己作与《红楼》相差甚远,不敢称“学”。虽然有作家提出来”李学“,现在还有姚雪垠研究会,和”红学“相比差得太远,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一部作品的价值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 丫头&《红楼梦》:年轻时看的是热闹,成年后读的是人生
- 凤姐!读《红楼梦》:王家势大,凤姐在贾府受气了,为何不找娘家人帮忙
- 元春#红楼梦:元春封了贵妃,贾宝玉为何一点不高兴?只有他懂元春的苦
- 抄检大观园&《红楼梦》贾家的没落:贾母吃饭,锅里再也舀不出一碗红稻米饭
- 贾政!红楼梦:李纨曾向贾政撒娇卖嗔,因为太含蓄,居然没人看出来
- 贾雨村|红楼梦:贾雨村之所以罢官,从甄士隐赠银开始,两封信埋下了隐患
- 红楼梦#红楼梦:有房有地有体面!贾府的家生奴才过得比主子们还滋润!
- 笞挞#《红楼梦》:看似迂腐的贾政原来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 宝玉@《红楼梦》解惑:贾母为什么不让湘云和宝玉叫小名了?
- 林黛玉@《红楼梦》最奢侈的父爱:你保护我女儿安全,我让你当四品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