椁室#挖地基发现明朝古墓,全部墓墙都用青花瓷堆成,专家:从没见过( 二 )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瓷碗应该并非明代当时的生活用碗,而是专门用来制作碗墓的瓷窑所出品的“圹碗”。
文章插图
所谓“圹碗”,顾名思义,就是充当墓圹的建筑材料的瓷碗。
既然是建筑材料,自然不会太过精致,大多数的外形都相当朴素,朱显栻墓中的瓷碗,就有这样的特点。
除此之外,一部分圹碗底部还标有数字,疑似是标识序列的。
碗椁的砌法是从内底一层层砌上去,围成一个圈,有四层,其粘合剂为糯米浆加石灰调制的。
然后再在上面砌五六层,向内收缩,直至封顶为止。
文章插图
两间椁室间有一个通孔,是有意为之,意味着两间椁室的主人能够灵魂相通。
墓志铭上将朱显栻误标为朱元璋七世孙,瓷碗也宛若粗糙平、整个墓穴建造草率、朱显栻时隔十三年下葬……
从这些可以看出,朱显栻家族在那时确实已经不算显赫,皇室旁支已经凋零了。
在发现朱显栻的墓之前,还发现了其他几座碗墓。
虽然都是明代碗墓,但也依然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
文章插图
一种是在墓室的顶部才有瓷碗的,通常都是青花瓷所制;另一种就是朱显栻墓的全部都是由瓷碗砌成,主要是青瓷为主。
但是除了朱显栻墓之外,其他墓主身份不详,下葬年份不详,朱显栻便是可考历史中最早使用碗椁形式的墓。
再加上其他的朱氏皇族的墓室都没有碗椁形式,使得朱显栻的墓室成为了家族中的独一份,更让人好奇朱显栻的碗椁,在历史上具有怎样的考究意义。
然而,时至今日,朱显栻墓为正史提供的信息依然不够充足。
但是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它为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更为之后碗椁墓习俗的变迁提供历史依据。
文章插图
碗椁墓习俗往川渝地区迁移,灌浆材料和瓷碗渐渐变得不同明末清初时期,由于战乱的原因,导致四川残破不堪,人口凋零。
康熙于1667年,推进政策性移民,鼓励湖广人民去四川发展,史称“湖广填四川”。
而碗墓的习俗,就是在这个时期,由湖广地区传到了川渝地区,其形制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首先需要清楚的一点,就是碗椁墓本质上也是由另一种明代风行的墓制所变更而来,这种墓制叫做“灌浆墓”。
文章插图
碗椁墓承袭灌浆墓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使用糯米浆,这也是明代中晚期的南方墓葬的一大发明。
然而,由于碗椁墓更偏向于一种民俗文化,而非古代工艺,所以也并不如灌浆墓那样,有着严格的铸造工序。
这就导致了碗椁墓的密封性不是特别好,所以在挖掘碗椁墓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会发现大部分碗椁墓中的尸骨风化明显,保存不好,其中也包括朱显栻墓。
到了清朝时期,碗椁墓的发展已经到了晚期。
文章插图
这时候的人们对碗椁墓的习俗观念已经日渐淡漠,但是还是有其情怀所在。
因此,清朝时期的碗椁墓的形式主义要更为明显,那么所使用的糯米浆也日渐减少,这导致瓷碗的堆砌效果也减弱。
所以在清朝时期,大多数碗椁墓都不如明代一般大,也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椭圆形,而变成了锥形,就是为了节约材料。
- |一块玉厚五厘米,黄花梨翘头案牙板双整挖
- 战国|他挖出战国文物,3次被鉴定为赝品,专家50元买下,如今价值上亿
- 罗布泊!新疆古墓挖出千年干尸,骨骼纹路清晰,嘴唇还涂着2700年前的口红
- 考古学家&河南考古工地挖出了一只“袋鼠”?真相来了
- 李万银|1964年云南农民挖出5000斤“金房子”,专家赶到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 |出生哪些月份的人,出路多,2月底挖掘潜力,事业上高速!
- 雍正|专家挖开雍正墓,挖到一半,说:“赶紧撤,用水泥封死”这是为何
- |2012年,四川挖出一千年古棺
- 麻绳&故事:商人盖房挖出30个陶罐,打开后跪地大哭:难怪儿子七岁惨死
- 秦始皇陵&项羽30万大军挖不动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中七大奇幻